[发明专利]甘松马兜铃酮B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8024.8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2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徐砚通;吴红华;高秀梅;应树松;陈应鹏;刘艳庭;董鹏志;朱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9/643 | 分类号: | C07C49/643;C07C45/78;C07C45/79;C07C45/80;A61K31/122;A61P25/18;A61P25/22;A61P25/24;A61P25/28;A61P25/30;A61P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7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30019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甘松马兜铃酮B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甘松马兜铃酮B从败酱科甘松属植物甘松的根茎中分离纯化而得,具有5‑羟色胺转运体(SERT)增强活性,属于少见的SERT活性促进剂,可用于神经精神类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药物成瘾性的治疗药物制备方面进行应用,同时可用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如肠道易激综合征、慢传输性便秘和功能性腹胀等疾病的治疗药物制备方面进行应用,具有重要的药物开发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甘松 马兜铃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甘松马兜铃酮B的制备方法,所述甘松马兜铃酮B具有如下结构通式(I),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甘松根茎用70%(v/v)乙醇浸提3次,每次48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粗提物浸膏;然后用70%乙醇热提上述药渣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再次得粗提物浸膏;合并两次粗提物浸膏获得粗提物总浸膏;(2)所得粗提物总浸膏经水分散后,分别用等体积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层;(3)将石油醚部位经硅胶柱色谱,石油醚:乙酸乙酯=100:0‑100:50溶剂系统梯度洗脱,其中,所述100:0指100%石油醚洗脱情况,得22个流份Fr.1‑22;(4)其中,石油醚:乙酸乙酯=100:5‑100:7溶剂洗脱流份——流份Fr.9经反复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100:0‑100:10梯度洗脱,其中,所述100:0指100%石油醚洗脱情况,分离得到甘松马兜铃酮B。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未经天津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1802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