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对边测量隧道拱顶下沉精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26712.9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0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罗彦斌;陈建勋;赵鹏宇;李居柱;刘同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韩翎 |
地址: | 71006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隧道拱顶下沉量测精度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对边测量隧道拱顶下沉精度的方法。其采用全站仪对边量测法,基于现场隧道拱顶下沉量测实际情况,通过选择合理的后视点及全站仪布设位置,提高测量精度。本发明采用的方法步骤为:首先,将监测点埋设在监测断面拱顶位置,并进行保护,避免监测点在隧道施工中被影响破坏;其次,选择合理位置埋设后视基准点:然后,根据埋设的后视基准点与监测点之间的水平距离,选择全站仪的架设位置;最后,利用全站仪对边测量功能完成量测数据读取,并在每一次量测完成后恢复监测点与后视点的保护。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测量 隧道 拱顶 下沉 精度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对边测量隧道拱顶下沉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步骤为:首先,将监测点埋设在监测断面拱顶位置,并进行保护,避免监测点在隧道施工中被影响破坏。其次,选择合理位置埋设后视基准点:两车道、三车道和四车道公路隧道一致,将后视基准点埋设在监测断面后方50~150m,距隧道路面垂直高度1.2~1.5m范围之内的变形稳定衬砌壁面上,在满足以上条件情况下,若现场条件允许,尽量使后视基准点埋设位置远离监测断面,埋设完成后,与监测点相同,对其进行保护。然后,根据埋设的后视基准点与监测点之间的水平距离,选择全站仪的架设位置:当后视点与监测点水平距离在50m~100m时,将全站仪架设在距监测断面30m之后;当后视点与监测点水平距离为100~120m时,将全站仪架设在距监测断面40m之后;当后视点与监测点水平距离为120m~150m时,将全站仪架设在距监测断面50m之后,且全站仪架设位置均在后视点与监测断面之间。最后,利用全站仪对边测量功能完成量测数据读取,并在每一次量测完成后恢复监测点与后视点的保护,如此,根据施工不同阶段的量测数据,分别将其与初始测量值相减,计算得到监测断面相对于初始量测值的拱顶下沉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2671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