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有自动化功能的老小区停车设施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26911.X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9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科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4H6/22;E04H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设有自动化功能的老小区停车设施,是在老小区一、二号楼之间设带停车位和绿化的二层平台。老小区主干道上设四个竖向滑道,该滑道上设第二、三滑轨。滑道中的滑轴经支架与第二滑轨连接,滑轴经钢绳与地盒中的四个电机上的绕绳盘连接。一号楼和平台设与第二滑轨接触的第一滑轨。各滑轨分别与框架和托盘上的轮子连接。框架上的电缆和钢绳与地盒中的第五电机上的电缆盘、第五及第六绕绳盘连接。第三滑道设第一、二、四开关;第三滑轨设第三开关、传感器和第二摄像头。框架设第一摄像头和第三操作器。主干道上设第一操作器和可升降盖板,停车位上设第二操作器和标号。设在控制箱内的控制器经导线与各电机、开关、摄像头、操作器和传感器等连接。 | ||
搜索关键词: | 设有 自动化 功能 小区 停车 设施 | ||
【主权项】:
一种设有自动化功能的老小区停车设施,是在老小区设有一号楼和二号楼,二号楼在一号楼的右边即南边;一号楼与二号楼之间已设有一块纵向绿地,该绿地宽度在4‑5米,该绿地与一号楼之间设有纵向行车道,该绿地与二号楼之间设有纵向人行道;所述一、二号楼及绿地的前端为老小区的主干道,该主干道呈横向并与所述行车道和人行道连接;所述一号楼后端与二号楼后端之间设有横向围墙,该围墙与绿地的后端接触;所述绿地现改建为一层泊车位,在一层泊车位上方设有二层平台,该泊车位上设有立柱,该立柱顶部与所述平台连接,该平台面积与原绿地面积相等;该平台上设有八个以上的横向停车位,该平台前后两头及所述停车位之间设有绿化;所述主干道两边设有竖向的第一、二、三、四滑道,其中第一、二滑道设置在主干道和行车道连接处的边缘部位,第一滑道靠近所述一号楼,第二滑道靠近所述平台,第三、四滑道分别处在第一、二滑道的前方; 在第一、第三滑道的外壁上设有纵向状的左侧第三滑轨;在第二、第四滑道的外壁上设有纵向状的右侧第三滑轨,所述左、右侧第三滑轨与第一、二、三、四滑道的顶部齐平;在第一、第二滑道的外壁上设有横向的后部加固档,该后部加固档两头与左、右侧第三滑轨的后头底部连接;在第三、第四滑道的外壁上设有横向的前部加固档,该前部加固档两头与左、右侧第三滑轨的前头底部连接;所述第一、二、三、四滑道中设有可升降的第一、二、三、四滑轴,该滑轴设有第一、二、三、四支架,所述第一、三支架伸出第一、三滑道后与纵向状的左侧第二滑轨连接;所述第二、四支架伸出第二、四滑道后与纵向状的右侧第二滑轨连接;所述左、右侧第二滑轨顶面与第一、二、三、四滑轴的顶面齐平;在第一、二、三、四滑轴上升到位状态下,这些滑轴顶面分别与第一、二、三、四滑道的顶面齐平;所述左、右侧第二滑轨前后两头底部与两根横档连接,所述左、右侧第二滑轨分别与第一、三滑道和第二、四滑道的内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一号楼的右侧即一号楼的南面墙上设有纵向状的左侧第一滑轨,该左侧第一滑轨通过支撑架与一号楼连接,该左侧第一滑轨与一号楼之间留有间距,该左侧第一滑轨的前端与所述左侧第二滑轨的后端接触,该左侧第一滑轨的后端与所述围墙连接;所述平台的左侧设有纵向状的右侧第一滑轨,该右侧第一滑轨通过支撑架与平台连接,该右侧第一滑轨与平台之间留有间距,该右侧第一滑轨的前端与所述右侧第二滑轨的后端接触,该右侧第一滑轨的后端与所述围墙连接;所述第一滑轨上设有可前后移动的长方形框架,该框架的左右两根纵档上设有第三轮子,该第三轮子分别与所述左、右侧第三滑轨活动连接;所述框架的前后两根横档的两侧设有第二轮子,该第二轮子分别与所述左、右侧第一滑轨和左、右侧第二滑轨活动连接; 所述框架内设有可前后移动及升降的汽车托盘,该托盘两侧部位设有第一轮子,该第一轮子分别与所述左、右侧第一滑轨和左、右侧第二滑轨活动连接;所述左、右侧第二滑轨的内侧外壁上设有两个第一插扣,该第一插扣设置在左、右侧第二滑轨的前部,所述左、右侧第二滑轨的外侧轨壁上设有两个第二插扣,该第二插扣设置在左、右侧第二滑轨的后部,该第二插扣分别高于第一、二滑道的顶部;所述托盘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在托盘前移到位状态下,该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分别与第一插扣和第二插扣活动连接;在第一滑道的外壁上设有半封闭式的A滑轮,该A滑轮高于第一支架的底部而低于第一滑道的顶面;在第一支架的底部设有第一钢绳,该第一钢绳另一头向上穿过A滑轮后向下进入第一地盒并与第一地盒内的第一绕绳盘连接,该第一绕绳盘与设置在第一地盒内的第一电机上的轴连接,所述第一地盒设置在主干道的地层中,该第一地盒的密封盖与主干道齐平; 在第二滑道的外壁上设有半封闭式的B滑轮,该B滑轮高于第二支架的底部而低于第二滑道的顶面;在第二支架的底部设有第二钢绳,该第二钢绳另一头向上穿过B滑轮后向下进入第二地盒并与第二地盒内的第二绕绳盘连接,该第二绕绳盘与设置在第二地盒内的第二电机上的轴连接,所述第二地盒设置在主干道的地层中,该第二地盒的密封盖与主干道齐平; 在第三滑道的顶部设有半封闭式的C滑轮,在左侧第三滑轨的顶部设有半封闭式的D滑轮,该D滑轮处在C滑轮的外侧,在第三滑轴的顶部设有第三钢绳,该第三钢绳另一头穿过C滑轮和D滑轮后向下进入第三地盒并与第三地盒内的第三绕绳盘连接,该第三绕绳盘与设置在第三地盒内的第三电机上的轴连接,所述第三地盒设置在主干道的地层中,该第三地盒的密封盖与主干道齐平; 在第四滑道的顶部设有半封闭式的E滑轮,在右侧第三滑轨的顶部设有半封闭式的F滑轮,该F滑轮处在E滑轮的外侧,在第四滑轴的顶部设有第四钢绳,该第四钢绳另一头穿过E滑轮和F滑轮后向下进入第四地盒并与第四地盒内的第四绕绳盘连接,该第四绕绳盘与设置在第四地盒内的第四电机上的轴连接,所述第四地盒设置在主干道的地层中,该第四地盒的密封盖与主干道齐平;所述前部加固档的顶部设有半封闭式的G滑轮;所述框架的前面横档上设有第五钢绳,该第五钢绳的另一头穿过G滑轮后向下进入第五地盒并与第五地盒内的第五绕绳盘连接,该第五绕绳盘与设置在第五地盒内的第五电机上的轴连接,所述第五地盒设置在主干道的地层中,该第五地盒的密封盖与主干道齐平;所述第五绕绳盘设有第一齿轮,该第一齿轮大于第五绕绳盘,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该第二齿轮设置在第六绕绳盘上,该第六绕绳盘与转轴连接,该转轴与设置在第五地盒内的轴架连接; 所述围墙上设有半封闭式的H滑轮;所述行车道的地层中设有第六地盒,该第六地盒中设有半封闭式的K滑轮,该K滑轮处于H滑轮的下方;在第五地盒和第六地盒之间设有穿绳管,该穿绳管设置在主干道和行车道的地层中;所述框架的后面横档上设有第六钢绳,该第六钢绳的另一头先后穿过H滑轮、第六地盒、K滑轮、穿绳管后进入第五地盒并与第五地盒内的第六绕绳盘连接;在第三滑道的顶部设有起限位作用的第一开关,在第三滑轴上升到位状态下,该第三滑轴的顶面与第一开关接触,所述第一开关为第一、二、三、四电机顺转或倒转时的电源控制开关;在第三滑道的下部内壁上设有起限位作用的第二开关,在第三滑轴下降到位状态下,该第三滑轴的底面与第二开关接触,所述第二开关为第一、二、三、四电机倒转或顺转时的电源控制开关; 所述左侧第三滑轨前部的顶部设有起限位作用的第三开关,在所述框架前移到位状态下,该框架前部左侧与第三开关相接触;所述第三开关为第五电机顺转或倒转时的电源控制开关;在主干道的一侧设有控制箱,该控制箱靠近第三滑道,该控制箱内设有控制器,该控制器经导线分别与第一、二、三、四、五电机和第一、二、三开关连接;所述平台右侧设有人行通道,该人行通道前后两头设有台阶,该台阶与所述人行道连接;所述人行通道和台阶的右侧设有栏杆;其特征是:在主干道的一边设有立杆,该立杆上设有第一操作器,该操作器上设有“停车”开关,该操作器靠近一号楼的前端,该操作器经导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在每个停车位的左侧一角上设有竖杆,该竖杆上分别设有一组标号和第二操作器,该第二操作器上设有“出车”开关,该第二操作器经导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在右侧第三滑轨前部的顶部设有传感器,在所述框架前移到位状态下,该框架前部右侧与所述传感器相接触,该传感器与第一、二、三、四电机相关联,该传感器经导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在左、右侧第三滑轨的底部设有两个第二摄像头,该第二摄像头经导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框架的后面横档上设有竖档,该竖档顶部设有第一摄像头,该第一摄像头与所述标号相关联,该第一摄像头下面的竖档上设有第三操作器,该操作器上设有“前移”、 “后移”、 “停止”开关;所述前部加固档的顶部设有半封闭式的M滑轮,该滑轮处在G滑轮的右侧;所述第五绕绳盘的右侧设有电缆盘,该电缆盘设有电缆,该电缆的内端与电缆盘的滚筒连接,该电缆的外端向上穿过第五地盒的密封盖、M滑轮后与框架的前面横档相固定,而该电缆中的导线则通过框架及竖档内腔后与所述第一摄像头和第三操作器连接;在电缆盘的滚筒内壁上设有五个以上的导电圈,所述电缆设有五根以上的导线,该导线穿过电缆滚筒壁后分别与所述导电圈连接;所述电缆盘的右侧设有转筒,该转筒内壁与轴承外壁连接;所述滚筒内腔设有轴棒,该轴棒呈半悬空状,该轴棒右部穿过所述转筒和轴承后与架子相固定,该架子设置在第五地盒内;所述轴棒上设有五个以上的导电键,该导电键分别与导电圈接触,该导电键分别设有导线,该导线穿过轴棒内腔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在主干道上设有第七地盒,该地盒靠近第一、三滑道,该地盒中设有电动液压装置,该液压装置经导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七地盒设有活动盖板,该盖板与主干道齐平,该盖板左端设有转轴,该转轴与设置在第七地盒中的轴架活动连接,该盖板右侧背面与所述液压装置的油缸中的活塞杆连接;在第三滑道的下部内壁上设有第四开关,该开关经导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在第三滑轴下降到位状态下,该第三滑轴的底面与第四开关接触,该第四开关与所述电动液压装置相关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科,未经陈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2691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SIM卡六联卡基
- 下一篇:具有伸缩式底板的笔记本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