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框支剪力墙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61484.9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1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敏;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2/56;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消能减振建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框支剪力墙结构及其设计方法。框支剪力墙结构包括底部框支层,和位于框支层上方由框支层支撑的上部楼层;框支层的数量为两层以上,且至少在最底部两层框支层上布置有阻尼器;上部楼层布置有剪力墙。与部分框支剪力墙的通过提高结构强度“抗震”相比,采用阻尼器吸收或消耗地震能量具有更多的优势,可以实现对建筑的更好的保护。且阻尼器可以成为结构的“保险丝”,遭遇较大地震时只需更换这些装置,而不至于中断建筑使用功能,有利于降低结构全寿命周期费用。并且,阻尼器可在框支层灵活布置,最大程度的减小对建筑空间的影响,从而更好的释放下部楼层的建筑空间,帮助建筑商实现预期的商业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剪力 结构 及其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建筑的底部设计成框支层,所述框支层的数量为两层以上,且根据建筑功能需要选择所述框支层的层高,并基于隔震理论、框支柱轴压比限值确定框支柱的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S2、至少在最底部两层所述框支层布置阻尼器,通过弹性时程分析方法验算布置的阻尼器的数量和位置是否合理;如阻尼器布置合理,且所述框支层最大层间位移角小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允许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则选定的框支柱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框支层层高合理,否则需进行调整;S3、对S2中的所述框支层进行配筋设计;S4、在所述框支层的上方设置上部楼层,在所述上部楼层上布置剪力墙,得到包含所述框支层和所述上部楼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S5、对经过S4得到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如在所述罕遇地震作用下所述框支剪力墙的最大变形满足规范要求,则设计可行,否则需进行调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6148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智能激光玻璃内雕墓碑
- 下一篇:风机罩和空气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