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酶催化破壁提取微藻油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63965.3 | 申请日: | 2015-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6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宋立荣;吴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1B1/00 | 分类号: | C11B1/00;C11B1/10;C11B3/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酶催化破壁提取微藻油脂的方法,步骤是:A、在培养收获的产油微藻的湿藻泥、藻浆、干燥粉或发酵液中依次加入磷酸盐缓冲溶液、生物酶催化剂,搅拌并加热;B、酶催化降解反应完毕后,将反应体系调整pH值,将酶催化降解液温度提高并维持温度;C、待反应完毕后,将酶催化降解体系的温度降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萃取剂进行油脂萃取,再加入破乳剂后通过离心进行分层;D、将分离获得的油相经减压蒸馏或者薄膜蒸发浓缩获得微藻油脂。方法易行,操作简便,针对产油微藻尤其是光合自养型产油微藻的高效破壁提油,降低了微藻提油过程的能量输入,提高了微藻能源的能效比,进而大大降低了微藻生物质能源的综合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酶 催化 提取 油脂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生物酶催化破壁提取微藻油脂的方法,其步骤是: A、在培养收获的产油微藻的湿藻泥、藻浆、干燥粉或发酵液中依次加入磷酸盐缓冲溶液、生物酶催化剂,搅拌反应体系并加热至25℃‑60℃,启动微藻细胞壁酶催化降解反应; B、酶催化降解反应完毕后,将步骤A中的反应体系调整pH值至7.5-9,将酶催化降解液温度提高至70-80℃并维持温度0.5‑4小时; C、待反应完毕后,将步骤B中酶催化降解体系的温度降低至40℃,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萃取剂进行油脂萃取操作,再加入破乳剂后通过离心进行分层; D、将步骤C中分离获得的油相经减压蒸馏或薄膜蒸发浓缩获得微藻油脂,所述的减压蒸馏:操作温度40‑60℃,真空度10mbar‑500mbar;所述的薄膜蒸发:操作温度为60‑80℃,转膜速度为50‑200rpm,真空度为40mbar‑200mbar;所述的步骤A中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浓度为0.01‑0.5M,所述的生物酶催化剂为甲壳素酶与果胶酶、碱性蛋白酶、纤维素酶、酯酶、甘露糖异构化酶、木瓜蛋白酶等生物酶中的一种或二至七种任意混合形成的复合酶;复合酶的用量为微藻干物质重量的0.1%‑3.5%;酶催化降解反应的温度为25℃‑60℃;酶催化降解反应的时间为:0.5小时‑8小时;所述的步骤C中的萃取剂为脂溶性不溶于水的溶剂为正己烷、环己烷、乙醚、氯仿、二氯甲烷、石油醚;所述的破乳剂为无机盐溶液,食盐水或甲醇或乙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6396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