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铁式出铁主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41265.1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9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佘亚锋;金金;佘凤娅;佘成明;王娇;章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明天炉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4 | 分类号: | C21B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31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铁式出铁主沟,包括承载体、流铁沟、损耗块,所述承载体包括耐热层、隔热层、承重层,所述耐热层连接于隔热层上表面,所述隔热层连接于承重层上表面,所述承载体上部设有流体铁沟,所述流铁沟底面由第一水平面、斜坡面、第二水平面三部分组成,所述第一水平面为矩形面,所述斜坡面为梯形面。本发明通过将张口角度改小、沟壁较厚使铁沟不易被铁水冲坏;在铁水冲刷最急出设置损耗块,并且损耗块更换方便对出铁沟起导弃车保帅的作用;通过在承载块各层中入了适当比例的氮化硅替代了部分的碳化硅,使得产品具有了更好的耐高温计抗渣侵蚀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铁式 出铁 | ||
【主权项】:
1.一种储铁式出铁主沟,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体(1)、流铁沟(2)、损耗块(3),所述承载体包括耐热层(11)、隔热层(12)、承重层(13),所述耐热层(11)连接于隔热层(12)上表面,所述隔热层(12)连接于承重层(13)上表面,所述承载体(1)上部设有流铁沟(2),所述流铁沟(2)底面由第一水平面(21)、斜坡面(22)、第二水平面(23)三部分组成,所述第一水平面(21)为矩形面,所述斜坡面(22)为梯形面,所述斜坡面(22)与水平面呈20度夹角,所述斜坡面(22)张口为30度,所述第二水平面(23)为矩形面,所述斜坡面(22)与第二水平面(23)接壤处设有所述损耗块(3),所述损耗块(3)中轴线与水平面垂直,所述第二水平面(23)的宽度是第一水平面(21)宽度的3倍,所述损耗块(3)为柱体,所述损耗块(3)侧面由两个平面、一个圆弧面构成,其中两平面与圆弧面连接处均设有“T”形凸台,所述承载体(1)上设有“T”形凹槽,所述损耗块(3)与承载体(1)穿插活动连接;所述耐热层(11)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质量比例为:棕刚玉或致密刚玉:50~60份、碳化硅:5~10份、氮化硅:3~5份、硅微粉10~20份、碳素材料:3~5份、粘结剂:5~10份、减水剂:1~2份、抗氧剂2~3份;所述隔热层(12)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质量比例为:棕刚玉或致密刚玉:30~40份、碳化硅:10~15份、氮化硅:5~7份、硅微粉15~22份、碳素材料:3~5份、粘结剂:5~10份、减水剂:1~2份、抗氧剂1~2份;所述承重层(13)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质量比例为:棕刚玉或致密刚玉:20~30份、碳化硅:10~15份、氮化硅:5~7份、硅微粉15~22份、碳素材料:3~5份、粘结剂:25~40份、减水剂:1~2份、抗氧剂1~2份;所述损耗块(3)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的质量比例为:棕刚玉或致密刚玉:70~80份、碳化硅:15~20份、硅微粉15~22份、碳素材料:3~5份、粘结剂:25~40份、抗氧剂5~6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明天炉料有限公司,未经长兴明天炉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4126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优化转炉造渣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炉煤气放散方法及自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