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两亲性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78238.1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8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宋波;周士新;夏怡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13/30 | 分类号: | C07D213/30;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张淏 |
地址: | 2151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两亲性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中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两亲性分子的结构如式I所示(n为9至13中的任一整数),其通过两步法反应得以制备:1)通过偶联反应采用长烷基链修饰四苯乙烯;2)使前一步的产物在吡啶中回流得到双亲性分子。本发明的两亲性分子具有极低的临界聚集浓度,并且聚集体的荧光量子效率高,使用浓度低,生物相容性好。将其作为发色团并应用于细胞成像时,衬度和分辨率都较高,作为荧光探针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聚集 诱导 发光 效应 两亲性 分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主权项】:
一种如式I所示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两亲性分子:
;其中:n为9至13中的任一整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北京大学,未经苏州大学;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7823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