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聚集比钛合金顶锻件的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84621.8 | 申请日: | 2015-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8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朴顺南;张鑫;史丽坤;张东丽;曹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3/04 | 分类号: | B21K3/04;B21J5/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晴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难以顶锻出聚集比较大的杆类顶锻件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大聚集比钛合金顶锻件的成形方法。取钛合金棒料,将棒材加热后,一端放入一锻模具内;在锻机上进行锻造,锻至棒料在模具里变形部分的大头端和小头端的直径比为1.1~1.5,并且大头端与未变形部分形成R30~R50的弯角;经过7次锻造,获得大聚集比钛合金顶锻件。该方法由钛合金棒料为起始材料,通过7次顶锻锻造,制备出聚集比最大达到7.1的、粗大端为平行四边形柱体、菱形柱体、圆柱体或椭圆形柱体等形状的钛合金顶锻件坯件。该方法提高了锻件坯件的同轴度和表面质量,不仅减少了后续工序的打磨量,而且提高了终锻件的合格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顶锻件 钛合金 钛合金棒料 锻造 大头端 成形 顶锻 坯件 模具 变形 平行四边形 椭圆形柱体 后续工序 菱形柱体 起始材料 生产效率 锻件 打磨量 同轴度 终锻件 棒材 棒料 放入 弯角 小头 制备 柱体 加热 生产成本 合格率 | ||
【主权项】:
1.一种大聚集比钛合金顶锻件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钛合金棒料,棒料的长度与直径的比值为7,将棒材加热到950~1000℃后,一端放入一锻模具内,模具为一端开口的锥台,并且开口端为锥台的粗大端;在锻机上用6000kN的压力进行锻造,锻至棒料在模具里变形部分的大头端和小头端的直径比为1.5,并且大头端与未变形部分形成R30的弯角;2)将一锻的锻坯加热到950~1000℃后,变形端放入二锻模具内,模具为一端开口的锥台,并且开口端为锥台的粗大端;在锻机上用6000kN的压力进行锻造,锻至锻坯在模具里变形部分的大头端和小头端的直径比为1.5,并且大头端与未变形部分形成R30的弯角;3)将二锻的锻坯加热到950~1000℃后,变形端放入三锻模具内,模具为一端开口的锥台,并且开口端为锥台的粗大端;在锻机上用6000kN的压力进行锻造,锻至锻坯在模具里变形部分的大头端和小头端的直径比为1.5,并且大头端与未变形部分形成R30的弯角;4)将三锻的锻坯加热到950~1000℃,变形端放入四锻模具内,模具为一端开口的锥台,并且开口端为锥台的粗大端;在锻机上用6000kN的压力进行锻造,锻至锻坯在模具里变形部分的大头端和小头端的直径比为1.5,并且大头端与未变形部分形成R30的弯角;5)将四锻的锻坯加热到950~1000℃,变形端放入五锻模具内,模具为一端开口的锥台,并且开口端为锥台的粗大端;在锻机上用6000kN的压力进行锻造,锻至锻坯在模具里变形部分的大头端和小头端的直径比为1.5,并且大头端与未变形部分形成R30的弯角;6)将五锻的锻坯加热到950~1000℃,变形端放入六锻模具内,模具为一端开口的锥台,并且开口端为锥台的粗大端;在锻机上用6000kN的压力进行锻造,锻至锻坯在模具里变形部分的大头端和小头端的直径比为1.5,并且大头端与未变形部分形成R30的弯角;7)将六锻的锻坯加热到950~1000℃,变形端放入七锻模具内,模具为平行四边形扁柱体;在锻机上用6000kN的压力进行锻造,锻至锻坯变形粗大端完全充满模具,即得到粗大端为平行四边形扁柱体的聚集比为7.1的杆类锻件坯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78462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致密性铁基粉末冶金锻造汽车连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锤式锻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