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井下作业包裹油泥废弃防护物无害化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30708.4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3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冯英明;夏福军;韩凤臣;李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陈可鑫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井下作业包裹油泥废弃防护物无害化处理方法。主要解决了现有油田没有能符合环保要求并实现裹有油泥防渗布固废物达标处理技术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1)、物料的破碎密闭上料系统;(2)、物料的微负压热解析:物料经步骤(1)破碎密闭上料系统送入微负压间接加热旋转热解炉内,根据物料性质,调控旋转热解炉内温度及热解时间;(3)、气液分离及液相回收;(4)、不凝气净化及回用;(5)、烟气处理及排放;(6)、自动高温出渣系统。该油田井下作业包裹油泥废弃防护物无害化处理方法,能够从井下作业包裹油泥废弃防护物中回收燃料油、可燃气,实现井下作业废弃防护物及包裹油泥的无害化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井下 作业 包裹 油泥 废弃 防护 无害化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油田井下作业包裹油泥废弃防护物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物料的破碎密闭上料系统:物料首先进入破碎机,将物料破碎成5‑10cm,经输送机输送至旋转热解炉的液压进料系统;在液压进料系统直接和旋转热解炉密封室相连接;(2)、物料的微负压热解析:物料经步骤(1)破碎密闭上料系统送入微负压间接加热旋转热解炉内,根据物料性质,调控旋转热解炉内温度及热解时间;旋转热解炉内物料在真空度为0.02Mpa的微负压环境下,首先在2h内由室温升至200℃,在100℃~200℃之间停留1.5h,此时有大量水蒸气蒸出;接着以平均35℃/h ~55℃/h的升温速率由200℃升至500℃,累计升温时间5.5h ~8.5h,其中在200℃~300℃之间停留1h ~2h,300℃~400℃之间停留2.5h ~3.5h,400℃~500℃之间停留1.0h ~5.0h,此控温段产生大量的裂解馏分,经冷凝后回收;最后以平均50℃/h ~60℃/h的降温速率由500℃降至400℃以下;热解后的残渣经冷却提升机送至冷却料仓冷却后输送至打包系统;(3)、气液分离及液相回收:物料在旋转热解炉内热解析后产生的蒸汽首先经过分汽包进行初次分离,经分汽包分离出来的液相为重油,气相进入冷凝器进一步冷凝回收,经冷凝器冷凝回收的液相进入油水分离器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出来的燃料油进入油回收储罐,分离出来的含油污水输送至含油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注地下;(4)、不凝气净化及回用:经冷凝器后产生的不凝气,经过废气净化装置去除不凝气中的酸性气体以及灰尘,经阻火器与天然气一起作为燃料经燃烧器点燃,给旋转热解炉提供热源;(5)、烟气处理及排放:燃烧室内来自于不凝气及天然气的燃烧产生的烟气,首先经过湿式脱硫除尘装置脱除烟气中酸性气体,最后经活性炭吸附装置脱除烟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烟尘, 烟气最终达标排放;(6)、自动高温出渣系统:热解后的残渣通过出渣输送机,经冷却提升机送至冷却料仓,冷却后输送至打包系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83070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