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生产的开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74645.2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6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彭平;夏春晖;张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波福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钱慰民;张欣 |
地址: | 20180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生产的开线装置,该装置为双侧进线开线装置,包括机架、沿进线方向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自动换线单元、自动换模单元以及控制显示单元,自动换模单元与机架之间还设有平行导轨,并通过平行导轨可滑动地设置在机架上,自动换线单元在控制显示单元的调控下,对开线装置两侧的线束进线进行切换,自动换模单元根据控制显示单元的调控指令自动更换相应的压接模具,并对切换后的线束进行压接作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工作稳定,能够根据实际生产工况及时进行自动换线、自动更换模具及相应端子盘的相关操作,产生连续性好,有利于组织生产和计划控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生产 新型 开线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生产的开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为双侧进线开线装置,包括机架(1)、沿进线方向依次设置在机架(1)上的自动换线单元(2)、自动换模单元(3)以及控制显示单元(4),所述的自动换模单元(3)与机架(1)之间还设有平行导轨(5),并通过平行导轨(5)可滑动地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的控制显示单元(4)通过电路分别与自动换线单元(2)、自动换模单元(3)电连接,所述的自动换线单元(2)在控制显示单元(4)的调控下,对开线装置两侧的线束进线进行切换,所述的自动换模单元(3)包括压接机(11)、与压接机(11)配合使用的一对压接模具(12)以及与控制显示单元(4)电连接的快速换模机构(13),所述的自动换模单元(3)根据控制显示单元(4)的调控指令自动更换相应的压接模具(12),并对切换后的线束进行压接作业,所述的控制显示单元(4)控制快速换模机构(13)对压接模具(12)进行自动更换,所述的快速换模机构(13)包括导向滑道(22)、设置在导向滑道(22)一侧的供气接口(23)、与24V供电插头相适配的接口、分别与控制显示单元(4)电连接的Y向伸缩气缸(24)、X向推拉气缸(25)、Z向抓手气缸(26)及模具托举气缸(27);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的控制显示单元(4)控制Z向抓手气缸(26)与模具托举气缸(27)向上升起,并且所述的Z向抓手气缸(26)的抓手插入一侧压接模具(12)相应的槽孔内,并带动一侧压接模具(12)一起向上移动,待上升至设定位置时,所述的控制显示单元(4)控制Y向伸缩气缸(24)收缩,并将一侧压接模具(12)从导向滑道(22)的进模位置拖入至压接机(11)的压接位置,进行相应的压接作业,待压接作业完成,需要更换另一侧压接模具(12)时,所述的控制显示单元(4)控制Y向伸缩气缸(24)伸张,将一侧压接模具(12)从压接位置推出至导向滑道(22)的进模位置,同时,所述的Z向抓手气缸(26)与模具托举气缸(27)下降,并带动一侧压接模具(12)向下移动直至抓手与槽孔分离,随后,所述的控制显示单元(4)控制X向推拉气缸(25)将另一侧压接模具(12)推送至导向滑道(22)的进模位置,并由Y向伸缩气缸(24)将另一侧压接模具(12)拖入至压接机(11)的压接位置,即完成自动换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波福电气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安波福电气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87464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