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层片式聚合物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86032.0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3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平;黄惠东;何腾云;葛宝全;陈巧琳;林俊鸿;黄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国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15 | 分类号: | H01G9/15;H01G9/045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01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叠层片式聚合物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2)前处理,(3)化学聚合,(4)铝箔修补,(5)电化学聚合,(6)形成导电石墨层,(7)形成导电银层,(8)叠层和(9)封装、吸湿、老化等步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降低电容器的ESR,提高电容器的漏电流合格率,从而提高产出率,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叠层 电容器 铝电解电容器 聚合物固体 片式 制备 预处理 导电石墨层 电化学聚合 铝箔 导电银层 化学聚合 产出率 漏电流 前处理 吸湿 封装 修补 合格率 老化 | ||
【主权项】:
1.一种叠层片式聚合物固体铝电解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化成铝箔切成预设的尺寸,在切好的化成铝箔设置一道隔离胶以形成阴极区和阳极区;所述隔离胶的宽度为0.2~1.0mm,所述阴极区的高度为4.0~5.2mm;(2)前处理:将经过(1)处理后的化成铝箔浸渍于质量分数为0.1%~5%的偶联剂水溶液后,先自然干燥1min~60min,然后在80~250℃高温下烘干1min~60min;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钛酸酯偶联剂;(3)化学聚合:将经过(2)处理后的化成铝箔采用还原液与氧化液分开交替浸渍进行化学聚合形成第一导电聚合物层;所述还原溶液包括以下组分:0.1‑10wt%的单体或其衍生物、0.01‑1mol/L的掺杂剂、0.01wt%~5wt%的表面活性剂和去离子水;所述氧化溶液为质量分数0.5%~20%的氧化剂水溶液;所述氧化剂为氯化铁、对甲苯磺酸铁、过硫酸铵、过硫酸钠、高锰酸钾中的一种;且采用还原液与氧化液分开交替浸渍进行化学聚合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先浸渍于还原液中0.5‑3min,接着在温度50‑80℃下烘干0.5‑30min烘干后,然后浸入氧化液0.5‑3min,再在温度50‑80℃下烘干0.5‑30min烘干;重复上述操作,其中,浸入氧化液的次数为2‑10次,浸入还原液的次数为3‑11次;(4)铝箔修补:将覆盖有第一导电聚合物层的化成铝箔通过浸渍电解液并加电方式进行修补;(5)电化学聚合:将覆盖有第一导电聚合物层的阳极区表面与外加电极相连接作为阳极,以导电电极为阴极,在聚合液中加电进行聚合形成第二导电聚合物层;(6)形成导电石墨层:将覆有第二导电聚合物层的化成铝箔浸渍于石墨浆料,然后在50~200℃下烘干1~60min固化,从而在第二导电聚合物层上形成导电石墨层;(7)形成导电银层:将经过(6)处理的化成铝箔浸渍于银浆浆料,在导电石墨层上形成导电银层,再在50~200℃下烘干1~60min,得到电容器芯子;(8)叠层:将电容器芯子阳极区多余的部分切掉,根据叠层层数将复数个电容器芯子彼此焊接,并焊接在引线框上;用银膏将阴极区彼此连接,并粘接到引线框上,待银膏烘干固化后电容器芯子就层叠在一起;所述银膏的固含量为65~95wt%,粘度为2000~13000CP;烘干温度为50~200℃,烘干时间为1~60min;(9)封装、吸湿、老化:将叠层后的电容器芯子用绝缘树脂封装,再对绝缘树脂进行固化,得到电容器;对电容器进行吸湿气处理,最后对电容器进行老化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国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国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88603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