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取机卷筒的内部磨损间隙测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91592.5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8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丛振华;高伟;李晓磊;李翔晟;葛庆辉;杨文强;陈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51/00 | 分类号: | 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卷取机卷筒的内部磨损间隙测算方法,包括:获得卷取机的卷筒在没有磨损的情况下的零磨损刚性胀径和零磨损空载胀径;在卷筒使用一预定时间周期后,通过限制卷筒的实际刚性胀径,获得卷筒的测量刚性胀径;通过将卷筒膨胀到预膨胀位置,检测获得卷取机卷筒的测量空载胀径;根据测量刚性胀径、测量空载胀径、零磨损刚性胀径及零磨损空载胀径,获得卷筒的内部磨损间隙总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获得卷筒的内部磨损间隙总量,使得卷筒的更换能够在内部磨损间隙总量接近最大允许磨损间隙值时进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根据卷钢量更换卷筒造成的维修成本浪费的技术问题,达到延长卷筒的更换周期,降低维修成本的有益技术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取 卷筒 内部 磨损 间隙 测算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卷取机卷筒的内部磨损间隙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算方法包括:获得卷取机的卷筒在没有磨损的情况下的零磨损刚性胀径和零磨损空载胀径;在所述卷筒使用一预定时间周期后,通过限制所述卷筒的实际刚性胀径,获得所述卷筒的测量刚性胀径;通过将所述卷筒膨胀到预膨胀位置,检测获得所述卷取机卷筒的测量空载胀径;根据所述测量刚性胀径、所述测量空载胀径、所述零磨损刚性胀径及所述零磨损空载胀径,获得所述卷筒的内部磨损间隙总量;其中,所述通过限制所述卷筒的实际刚性胀径,获得所述卷筒的测量刚性胀径,包括:将所述卷筒的外径限制在745mm内,包括:在所述卷筒的轴向三个楔形块的对称中心位置套设两个钢圈,其中,所述钢圈的内径为745mm,所述两个钢圈中的第一个钢圈位于距所述卷筒的扇形板操作侧端面1400mm的位置,所述两个钢圈中的第二个钢圈位于距所述扇形板操作侧端面940mm的位置;逐步增大所述卷筒的膨胀量,直到检测所述卷筒空载胀径的传感器测量获得的数值不再增加,并获得所述传感器的最终数值;根据所述最终数值,从所述卷筒的空载胀径和理论刚性胀径的对应关系中查找获得所述测量刚性胀径,所述对应关系通过公式D理论刚性=D空载‑2×x获得,x表示楔形块的弹簧伸出量,D理论刚性表示卷筒的理论刚性胀径,D空载表示卷筒的空载胀径;所述通过将所述卷筒膨胀到预膨胀位置,检测获得所述卷取机卷筒的测量空载胀径,包括:将所述卷筒膨胀到预膨胀位置,在所述卷筒的轴向选取24个测量点位,其中每个测量点位间隔100mm,测量获得所述24个测量点位的卷筒胀径;获得所述24个测量点位的卷筒胀径的平均值作为所述测量空载胀径;所述根据所述测量刚性胀径、所述测量空载胀径、所述零磨损刚性胀径及所述零磨损空载胀径,获得所述卷筒的内部磨损间隙总量,包括:通过公式δ楔块=D刚性0点‑D刚性测量计算获得所述卷筒的楔形块磨损量,其中,δ楔形块表示所述楔形块磨损量,D刚性0点表示所述零磨损刚性胀径,D刚性测量表示所述测量刚性胀径;通过公式δ连杆=D空载0点‑D空载测量计算获得所述卷筒的连杆磨损量,其中,δ连杆表示所述连杆磨损量,D空载0点表示所述零磨损空载胀径,D空载测量表示所述测量空载胀径;通过公式δ总=δ楔块+δ连杆=计算获得所述内部磨损间隙总量δ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89159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轮式钢圈整圆装置
- 下一篇:拉丝机双头旋转模具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