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掺杂多孔碳担载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制备及电催化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27455.2 | 申请日: | 2015-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6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谢妍;金新新;姜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90 | 分类号: | H01M4/9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担载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制备,该方法以氧化镁为硬模板,利用含氮配体及多酸的混合物作为氮源和碳源,通过超声、旋蒸的方法进行混合分散,高温焙烧进行碳化,再利用酸溶液讲将模板除去,得到多孔碳材料。再利用旋蒸的方法将非贵金属大环化合物与多孔碳材料进行混合,经热处理、酸洗制备担载型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此种方法用高比表面积氮掺杂的多孔碳材料做载体,有利于非贵金属大环化合物中金属-氮/碳的分散及载体与金属-氮/碳活性位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进而大大提高该催化剂的氧还原活性。该材料对燃料电池的阴极氧还原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推动了燃料电池商业应用的进程。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多孔 碳担载 贵金属 催化剂 制备 电催化 应用 | ||
【主权项】:
氮掺杂多孔碳担载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A、先将氧化镁与含氮配体及多酸配体混合在有机溶剂中,超声分散5~60min,25~80℃下,旋蒸后,得到白色混合物,再在惰性气氛下经高温600‑1000℃焙烧30min~4h,酸洗除去硬模板,水洗至中性后,经真空干燥箱烘干后得氮掺杂的多孔碳载体;或者,B、直接将氧化镁与含氮配体及羧酸的配体研磨混合,再在惰性气氛下经高温600‑1000℃焙烧30min~4h,在25~80℃下,酸洗除去硬模板,水洗至中性后,经真空干燥箱烘干后得氮掺杂的多孔碳载体;2)将过渡金属大环配合物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再与1)中制备的碳材料混合,超声5~60min,25~80℃下,旋蒸后,在惰性气氛下经高温600‑1000℃焙烧30min~4h,在25~80℃下,酸洗除杂质,水洗至中性后得到担载型非贵金属电催化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92745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T专用水合物电阻率测量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违禁品安检自动识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