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表面等离子体慢光波导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0227.7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4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陈辉;陈佳佳;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122 | 分类号: | G02B6/122;G02B6/12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欧阳波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表面等离子体慢光波导,金属基底为上下两块,介质光栅的栅条上、下两端分别经加载介质层与上、下金属基底连接。介质光栅的栅条以上、下金属基底之间的水平中心线为上下对称,各栅条的宽度a相等、间距b相等,栅条的高度由一端向另一端以相同的增幅2dh逐渐递增,最少为4根栅条。栅条之间为空气或者为真空。最优选择金属基底为银,介质光栅为硅,加载介质层为二氧化硅。本实用新型表面等离子体的传输损耗大幅度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具备传播速度小和损耗小的优势,上下金属基底包围了介质光栅,场被约束在栅条中,有极强场的约束性,同时得到损耗低、约束性强及群速度小的优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等离子体 波导 | ||
【主权项】:
一种低损耗表面等离子体慢光波导,包括金属基底(1)和介质光栅(2),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底(1)为上、下两块,介质光栅(2)的栅条上、下两端分别经加载介质层(3)与上、下金属基底(1)连接,介质光栅(2)的栅条以上、下金属基底(1)之间的水平中心线上下对称,各栅条的宽度相等,各栅条的间距相等,各栅条的厚度相等,栅条的高度由一端向另一端以相同的增幅逐渐递增,最少为4根栅条;栅条之间为空气(4)或者为真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05022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C热熔快速连接器
- 下一篇:4270nm带通红外滤光敏感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