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电液控制式的进气配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4377.5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2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姜伟;洪伟;解方喜;苏岩;钟兵;李翔宇;韩林沛;张富伟;李宏涛;王鑫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L1/04 | 分类号: | F01L1/04;F02D13/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邵铭康;朱世林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基于电液控制式的进气配气系统属内燃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中高压油管出入口分别连通进油孔Ⅰ和高压出油孔,回油管Ⅰ出入口分别连通阀壳孔和回油孔Ⅰ,回油管Ⅱ出入口分别连通回油管Ⅲ入口和泄油孔道,机油阀回油管Ⅱ入口连通机油阀回油孔Ⅱ,机油阀回油管Ⅰ入口连通机油阀回油孔Ⅰ,低压油管出入口分别连通低压进油孔和低压油管Ⅰ,低压油管Ⅰ入口和回油管Ⅲ出口置于油箱中;低压油管Ⅱ上串接机油阀进油管入口和单向阀Ⅱ,机油阀进油管出口连通机油阀进油孔,步进电机、回转外阀芯位置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由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本实用新型气门落座冲击小,气门关闭时刻和升程控制灵活、可实现无节气门控制和米勒循环、可靠性高,制造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控制 进气配气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电液控制式的进气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气门驱动机构(A)、高压供油机构(B)、机油阀控制机构(C)、泄油控制机构(D)、回油管Ⅰ(1)、凸轮轴位置传感器(2)、回转外阀芯位置传感器(3)、回油管Ⅱ(4)、机油阀回油管Ⅱ(5)、机油阀进油管(6)、机油阀回油管Ⅰ(7)、单向阀Ⅰ(8)、回油管Ⅲ(9)、低压油管Ⅰ(10)、溢流阀(11)、低压油泵(12)、油箱(13)、低压油管Ⅱ(14)、单向阀Ⅱ(15)、高压油管(16)、单向阀Ⅲ(17)组成,其中,高压油管(16)的入口端与高压供油机构(B)的高压出油孔(34)连通,高压油管(16)的出口端与气门驱动机构(A)的进油孔Ⅰ(28)连通,高压油管(16)上置有单向阀Ⅲ(17);回油管Ⅰ(1)的入口端与气门驱动机构(A)的回油孔Ⅰ(26)连通;回油管Ⅰ(1)的出口端经管接头(56)与泄油控制机构(D)的阀壳孔(57)连通;凸轮轴位置传感器(2)和回转外阀芯位置传感器(3)固接于发动机凸轮轴罩盖上;回油管Ⅱ(4)的入口端与泄油控制机构(D)的泄油孔道(60)连通,回油管Ⅱ(4)的出口端和回油管Ⅲ(9)入口端连通;回油管Ⅲ(9)出口端置于油箱(13)中,回油管Ⅲ(9)自上而下顺序串接机油阀回油管Ⅱ(5)出口端、机油阀回油管Ⅰ(7)的出口端、单向阀Ⅰ(8)、低压油管Ⅰ(10)的出口端和溢流阀(11);机油阀回油管Ⅱ(5)的入口端与机油阀控制机构(C)中机油阀壳体(47)的机油阀回油孔Ⅱ(48)连通;机油阀回油管Ⅰ(7)的入口端与机油阀控制机构(C)中机油阀壳体(47)的机油阀回油孔Ⅰ(51)连通;低压油管Ⅱ(14)的入口端接在低压油管Ⅰ(10)上,低压油管Ⅱ(14)的出口端与高压供油机构(B)的低压进油孔(35)连通,低压油管Ⅱ(14)自左至右顺序串接机油阀进油管(6)的入口端和单向阀Ⅱ(15);低压油管Ⅰ(10)的入口端置于油箱(13)中,低压油管Ⅰ(10)上置有低压油泵(12);机油阀进油管(6)的出口端与机油阀控制机构(C)中机油阀壳体(47)的机油阀进油孔(50)连通;机油阀控制机构(C)的步进电机(52)由电子控制单元(53)控制,电子控制单元(53)接收来自凸轮轴位置传感器(2)和回转外阀芯位置传感器(3)的位置信号;机油阀控制机构(C)固接于发动机缸盖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05437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凸轮轴信号盘组件
- 下一篇:汽轮机调节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