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吊轨式临时支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7552.2 | 申请日: | 2015-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7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丽;车克俊;李国兴;骆秀理;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城上达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D23/16;E21D2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提高煤矿井下临时支护的安全性,也不受掘进机制约的,吊轨式临时支护装置。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承载驱动部(4)安装在轨道及吊挂组件(9)上,在承载驱动部(4)上设有主梁升降机构(3)、操作阀旋转升降机构(5)、支撑臂(6)、动力部(7)、电控部(8),旋转铰座(2)与主梁升降机构(3)连接,组合顶梁(1)铰接在旋转铰座(2)上。 | ||
搜索关键词: | 吊轨式 临时 支护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吊轨式临时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承载驱动部(4)安装在轨道及吊挂组件(9)上,在承载驱动部(4)上设有主梁升降机构(3)、操作阀旋转升降机构(5)、支撑臂(6)、动力部(7)、电控部(8),旋转铰座(2)与主梁升降机构(3)连接,组合顶梁(1)铰接在旋转铰座(2)上,上述部件的具体结构:A、承载驱动部(4)包括承载车(41)、承载梁(42)、前机架(43)、后机架(44)、驱动连杆(45)、驱动车(46),前机架(43)与后机架(44)固定连接,前机架(43)通过承载梁(42)与其中两个承载车(41)连接,承载车(41)卡装在轨道(93)内,另一个承载车(41)与驱动连杆(45)固定,后机架(44)固定在驱动连杆(45)上,驱动车(46)上设有驱动连杆(45),吊挂链组(91)和阻车器(92)设在轨道(93)上;B、主梁升降机构(3)包括侧倾油缸(31)、四个平衡油缸(32)、两个升降油缸(33)、主梁(34),主梁(34)两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旋转铰座(2)和前机架(43)的前端,前两个平衡油缸(32)连接旋转铰座(2)和主梁(34)的前端,前机架(43)的后端与主梁(34)的后端,这两者之间以轨道(93)为中心,左右对称并上下设置后平衡油缸(32)和升降油缸(33),将两者活动连接;C、组合顶梁(1)包括主顶梁(11)、前伸梁(12)、左侧伸梁(13)、右侧伸梁(14)、收放梁(15)、支撑腿(16)、收放油缸(17),收放梁(15)与主顶梁(11)活动连接,支撑腿(16)活动连接在收放梁(15)上,收放梁(15)上设有收放油缸(17),左、右侧伸梁(13、14)、前伸梁(12)、支撑腿(16),其自身的伸缩均为内外套管结构安装有伸缩油缸,前伸梁(12)与旋转铰座(2)铰接,侧倾油缸(31)的活塞杆连接前伸梁(12),油缸底座连接旋转铰座(2);D、操作阀旋转升降机构(5)包括旋转座(51)、浮动油缸(52)、操作阀座(53)、操作阀(54),操作阀座(53)与旋转座(51)之间设有浮动油缸(52),旋转座(51)安装在前机架(43)上,操作阀(54)设在操作阀座(53)上;E、支撑臂(6)有撑顶油缸(61),T型脚(62)与支撑臂外筒(63)二者为内外套管结构,支撑臂外筒(63)内设有伸缩油缸,支撑臂(6)的底座与前机架(43)活动连接,撑顶油缸(61)的活塞杆与支撑臂外筒(63)活动连接,油缸底座与前机架(43)活动连接;F、动力部(7)包括油箱(71)、防爆电机(72)、液压泵(73)这三个部件都安装在后机架(44)上,液压泵(73)、油箱(71)、操作阀(54)、驱动车(46)和所有油缸由液压管道连通,防爆电机(72)上安装液压泵(73);G、电控部(8)包括防爆开关(81)、防爆电磁阀组(82)、遥控控制箱(83)和遥控器(84),遥控器(84)与遥控控制箱(83)配合,操纵防爆电磁阀组(8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城上达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邹城上达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07755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