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子层沉积装置及使用装置处理基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31750.8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5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E·H·A·格兰尼曼;胡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ASM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6/44 | 分类号: | C23C16/44;C23C16/455;C23C16/458;C23C16/54;H01L21/67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郭辉;项丹 |
地址: | 荷兰阿***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原子层沉积装置,具有第一系列的高压气体注入开口与第一系列的排出开口,两者被定位,使得它们一起产生每个冲净气体区域内的第一高压/吸入区域,其中每个第一高压/吸入区域大体上延伸覆盖加工隧道的整个宽度,且其中,被连接到第二冲净气体源的气体注入开口的分布、在该第一高压/吸入区域内的气体排出开口的分布,还有该第二冲净气体源的压力以及在该气体排出开口的压力等等,使得在该第一高压/吸入区域内的平均压力与参考压力的偏差小于30%,该参考压力为不存在基板时,在该加工隧道内的平均压力所定义。 | ||
搜索关键词: | 原子 沉积 装置 使用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原子层沉积装置(10),包括:下壁(12),其包括多个气体注入开口(16);上壁(14),平行于该下壁(12)延伸,其包括多个气体注入开口(16);第一侧壁(18)与第二侧壁(20),大体上相对于该下壁(12)垂直延伸;以及多个气体排出开口;其中,该下壁(12)、该上壁(14)、该第一侧壁(18)以及该第二侧壁(20)组合成加工隧道(24),该加工隧道(24)具有在输送方向(T)延伸的长度,并具有横向于该输送方向(T)延伸的宽度,且该加工隧道(24)定义位于该第一侧壁(18)与该第二侧壁(20)中间的垂直中间平面;该装置(10)还包括:第一前驱体气体源(26),连接到多个气体注入开口(16)的一系列的气体注入开口(28),以便产生第一前驱体气体注入区域(30),该第一前驱体气体注入区域(30)大体上延伸覆盖该加工隧道的整个该宽度(W)且在空间中沿着该加工隧道(24)的该输送方向(T)排列;第一冲净气体源(32),连接到多个气体注入开口(16)的一系列的气体注入开口(33),以便产生冲净气体注入区域(34),该冲净气体注入区域(34)大体上延伸覆盖该加工隧道(24)的整个该宽度(W)且在空间中沿该加工隧道(24)的该输送方向(T)排列;第二前驱体气体源(36),连接到多个气体注入开口(16)的一系列的气体注入开口(35),以便产生第二前驱体气体注入区域(38),该第二前驱体气体注入区域(38)大体上延伸覆盖该加工隧道(24)的整个该宽度(W)且在空间中沿着该加工隧道(24)的该输送方向(T)排列;其中,该第一前驱体气体源(26)、该冲净气体源(32)以及该第二前驱体气体源(36)到各自的气体注入开口(16)的连接,使得多个连续加工区段(40)沿着该输送方向(T)在该加工隧道(24)内被产生,其中,每个加工区段(40)包括依次的第一前驱体气体注入区域(30)、冲净气体区域(34)、第二前驱体气体注入区域(38)以及冲净气体区域(34);该装置(10)还包括:其中,在该下壁(12)与该上壁(14)的气体注入开口(16)的分布;以及待加工的基板(S)的厚度以及该下壁(12)与该上壁(14)之间的距离(D),两者之间的比例;以及通过气体注入开口(16)的气体供应;以及通过气体排出开口的气体排出,使用时,是这样的:气体轴承形成在基板(S)的上方与下方,该基板(S)存在于该加工隧道(24)内;以及在每个第一前驱体气体区域(30)内,每个冲净气体区域(34)与每个第二前驱体气体区域(38),存在两个相反的横向流,其大体上垂直于该输送方向(T),且从该加工隧道(24)的该垂直中间平面各自流向该第一侧壁(18)与该第二侧壁(20);其特征在于第二冲净气体源(44),其压力比该第一冲净气体源(32)更高;第一系列的高压气体注入开口(46),位于该上壁(14)与该下壁(12)中的至少一个,其中该第一系列的高压气体注入开口(46)定位于每个冲净气体区域(34)内,且该第一系列的高压气体注入开口(46)大体上覆盖该加工隧道(24)的整个该宽度(W)且连接到该第二冲净气体源(44);并且,其特征在于气体排出开口,包括第一系列的气体排出开口(48),该第一系列的气体排出开口(48)设置在该上壁(14)与该下壁(12)中的至少一个,且大体上分布覆盖该加工隧道(24)的整个该宽度(W)并连接到气体排出通道(49);其中,该第一系列的高压气体注入开口(46)与该第一系列的气体排出开口(48)被定位,使得它们一起产生位于每个冲净气体区域(34)内的第一高压/吸入区域(50),其中,每个第一高压/吸入区域(50)大体上延伸覆盖该加工隧道(24)的整个该宽度(W);以及其中连接到该第二冲净气体源(44)的该气体注入开口(46)的分布、在每个第一高压/吸入区域(50)内的该第一系列的气体排出开口的气体排出开口(48)的分布,以及该第二冲净气体源(44)的压力与在气体排出开口(48)的压力,是这样的,在每个第一高压/吸入区域(50)内的平均压力和参考压力的偏差值小于30%,该参考压力为基板不存在时,在该第一前驱体气体区域(30)、该第二前驱体气体区域(38)以及该冲净气体区域(34)内的该平均压力所定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SM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ASM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8003175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