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造装置以及铸造装置的金属模更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46655.5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4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舩越行能;金田圭之郎;原田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33/02 | 分类号: | B22D33/02;B22C9/06;B22D18/02;B22D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姜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铸造装置(50)具备安装有上金属模(1)的上部框架(5)、安装有下金属模(2)的下部框架(6)、开闭机构(21)、在中央部具备倾动旋转轴(10)的第一主连杆部件(7a)、在中央部具备副连杆中央部旋转轴(15)的第一副连杆部件(8a)、以及旋转致动器(16),上部框架(5)、下部框架(6)、第一主连杆部件(7a)以及第一副连杆部件(8a)构成第一平行连杆机构。由此,与上金属模上翻方式的装置相比,能够简化铸造装置(50)的构造,从而能够实现铸造装置(50)的小型化以及轻型化。 1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装置 副连杆 中央部 上部框架 上金属模 下部框架 旋转轴 主连杆 平行连杆机构 旋转致动器 开闭机构 下金属模 金属模 倾动 上翻 | ||
上部框架,其安装有所述上金属模;
下部框架,其安装有所述下金属模;
开闭机构,其通过使所述上金属模以及所述下金属模中任一方升降来进行所述上金属模以及所述下金属模的合模或开模;
第一主连杆部件,其上端部能够转动地连结于所述上部框架,其下端部能够转动地连结于所述下部框架,且在其中央部具备旋转轴;
第一副连杆部件,其与所述第一主连杆部件平行地配置,其上端部能够转动地连结于所述上部框架,其下端部能够转动地连结于所述下部框架,且在其中央部具备旋转轴;以及
驱动部,其与所述第一主连杆部件的旋转轴连结,且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使所述第一主连杆部件旋转,
所述上部框架、所述下部框架、所述第一主连杆部件以及所述第一副连杆部件构成第一平行连杆机构,
在利用所述开闭机构将所述上金属模和所述下金属模合模后的状态下,利用所述驱动部使所述第一主连杆部件的旋转轴旋转,从而使所述上金属模和所述下金属模倾动,
在利用所述开闭机构将所述上金属模和所述下金属模开模后的状态下,利用所述驱动部使所述第一主连杆部件的旋转轴旋转,从而使所述上金属模和所述下金属模在水平方向上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装置,其中,还具备:第二主连杆部件,其上端部能够转动地连结于所述上部框架,其下端部能够转动地连结于所述下部框架,且在其中央部具备旋转轴;以及
第二副连杆部件,其与所述第二主连杆部件平行地配置,其上端部能够转动地连结于所述上部框架,其下端部能够转动地连结于所述下部框架,且在其中央部具备旋转轴,
所述上部框架、所述下部框架、所述第二主连杆部件以及所述第二副连杆部件构成第二平行连杆机构,
所述第一平行连杆机构以及所述第二平行连杆机构隔着所述上金属模以及所述下金属模而相互对置地平行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铸造装置,其中,还具备定位部,该定位部将所述上金属模与所述下金属模在水平方向上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铸造装置,其中,所述定位部具备:键,其设置于所述上金属模的侧面下端部;以及槽,其设置于所述下金属模的侧面上端部,且能够与所述键嵌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铸造装置,其中,在利用所述开闭机构使所述上金属模与所述下金属模合模的状态下,利用所述驱动部使所述第一主连杆部件的旋转轴旋转45°~130°,从而使所述上金属模以及所述下金属模倾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铸造装置,其中,在利用所述开闭机构使所述上金属模与所述下金属模开模的状态下,利用所述驱动部使所述第一主连杆部件的旋转轴旋转规定角度,从而使所述上金属模与所述下金属模在水平方向上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铸造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主连杆部件的旋转轴的旋转中心与包括合模或开模的所述上金属模以及所述下金属模、所述上部框架以及所述下部框架在内的旋转体的重心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铸造装置,其中,所述开闭机构设置于所述上部框架,通过使所述上金属模升降来进行所述上金属模以及所述下金属模的合模以及开模,
所述铸造装置还具备推出机构,该推出机构具有:
推出板,其配置于所述上金属模的形成于上端侧的内部的空间,且能够自由升降;
推出销,其设置于所述推出板的下表面,在从所述上金属模的空间向形成所述铸件的模腔贯通的孔升降,所述推出销的前端将所述模腔内的所述铸件推出;
复位销,其设置于与所述推出板的下表面的所述推出销不同的位置,在从所述上金属模的空间向所述上金属模的下表面贯通的孔升降,在所述上金属模与所述下金属模合模的过程中,所述复位销的前端抵接于所述下金属模的上表面从而使所述推出板上升;以及
限制部件,其设置于所述上部框架的下表面,在插入于从所述上金属模的上表面向所述空间贯通的孔的状态下,所述限制部件的前端配置于该空间内的所述推出板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铸造装置,其中,所述开闭机构设置于所述下部框架,通过使所述下金属模升降来进行所述上金属模以及所述下金属模的合模以及开模,
所述铸造装置还具备推出机构,该推出机构具有:
推出板,其配置于所述下金属模的形成于下端侧的内部的空间,且能够自由升降;
推出销,其设置于所述推出板的上表面,在从所述下金属模的空间向形成所述铸件的模腔贯通的孔升降,所述推出销的前端将所述模腔内的所述铸件推出;
复位销,其设置于与所述推出板的上表面的所述推出销不同的位置,在从所述下金属模的空间向所述下金属模的上表面贯通的孔升降,在所述上金属模与所述下金属模合模的过程中,所述复位销的前端抵接于所述上金属模的下表面从而使所述推出板下降;以及
限制部件,其设置于所述下部框架的上表面,在插入于从所述下金属模的下表面向所述空间贯通的孔的状态下,所述限制部件的前端配置于该空间内的所述推出板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铸造装置,其中,还具备隔热罩,该隔热罩配置于所述第一主连杆部件以及所述第一副连杆部件中至少一方、与所述上金属模以及所述下金属模中至少一方之间。
11.一种铸造装置的金属模更换方法,其是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铸造装置的金属模更换方法,包括:在利用所述开闭机构使所述上金属模与所述下金属模合模的状态下,解除基于所述上部框架的所述上金属模的安装的工序;
利用所述驱动部使所述第一主连杆部件的旋转轴旋转规定角度,使所述第一平行连杆机构发挥作用,从而使所述上部框架与所述下部框架在水平方向上分离的工序;
解除基于所述下部框架的所述下金属模的安装的工序;以及
从所述下部框架取出所述上金属模与所述下金属模,并将其他上金属模与下金属模载置于所述下部框架上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东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新东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8004665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顺序进给加工机及顺序进给加工方法
- 下一篇:包括焊接冷却设备的焊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