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调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7277.9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3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都筑健;龟井新;地蔵堂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025 | 分类号: | G02F1/025 |
代理公司: | 11332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琳;朴秀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光调制器,包括:基板、以及基板上的相位调制部,所述相位调制部包括:光波导、第一行波电极、以及第二行波电极,所述光波导包括:第一包层、半导体层、以及第二包层,所述半导体层层叠在第一包层上,并具有高于第一包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包层层叠在半导体层上,并具有低于半导体层的折射率,半导体层具备:肋部,形成于光波导的光轴方向,作为光波导的芯;第一平板部,沿光轴方向形成于肋部的一侧;第二平板部,沿光轴方向形成于肋部的另一侧;第三平板部,沿光轴方向形成于第一平板部的与肋部相反侧;以及第四平板部,沿光轴方向形成于第二平板部的与肋部相反侧,第一平板部形成为比肋部和第三平板部薄,第二平板部形成为比肋部和第四平板部薄。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部 肋部 光轴方向 半导体层 光波导 包层 相位调制部 行波电极 相反侧 折射率 基板 光调制器 包层的 半导体 | ||
【主权项】:
1.一种光调制器(300),包括:/n基板(401)、以及/n所述基板上的相位调制部(311),所述相位调制部(311)包括:光波导(323)、第一行波电极(321)、以及第二行波电极(322),所述光波导(323)包括:第一包层(402)、半导体层(403)、以及第二包层(404),所述半导体层(403)层叠在所述第一包层(402)上,并具有高于所述第一包层(402)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包层(404)层叠在所述半导体层(403)上,并具有低于所述半导体层(403)的折射率,/n所述光调制器(300)的特征在于,/n所述半导体层(403)具备:/n肋部(C0),形成于所述光波导(323)的光轴方向,作为所述光波导(323)的芯;/n第一平板部(C1),沿所述光轴方向形成于所述肋部(C0)的一侧;/n第二平板部(C2),沿所述光轴方向形成于所述肋部(C0)的另一侧;/n第三平板部(C3),沿所述光轴方向形成于所述第一平板部(C1)的与所述肋部(C0)相反侧;以及/n第四平板部(C4),沿所述光轴方向形成于所述第二平板部(C2)的与所述肋部(C0)相反侧,/n所述第一平板部(C1)形成为比所述肋部(C0)和所述第三平板部(C3)薄,/n所述第二平板部(C2)形成为比所述肋部(C0)和所述第四平板部(C4)薄,/n当将所述肋部(C0)的厚度设为t0,将所述第一平板部(C1)的厚度设为t1,并将所述第三平板部(C3)的厚度设为t3时,厚度的关系满足不等式t0>t3>t1,当将所述第二平板部(C2)的厚度设为t2并将所述第四平板部(C4)的厚度设为t4时,厚度的关系满足不等式t0>t4>t2,/n所述第三平板部(C3)的与所述第一平板部(C1)相反侧的端部为高浓度p型半导体区域(403-3),所述第四平板部(C4)的与所述第二平板部(C2)相反侧的端部为高浓度n型半导体区域(403-4),/n所述第三平板部(C3)的所述第一平板部(C1)侧、所述第一平板部(C1)以及所述肋部(C0)的所述第一平板部(C1)侧为中浓度p型半导体区域(403-1),所述第四平板部(C4)的所述第二平板部(C2)侧、所述第二平板部(C2)以及所述肋部(C0)的所述第二平板部(C2)侧为中浓度n型半导体区域(403-2),/n所述高浓度p型半导体区域与所述中浓度p型半导体区域的边界位于所述第三平板部内,所述高浓度n型半导体区域与所述中浓度n型半导体区域的边界位于所述第四平板部内。/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8006727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