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诱导白色脂肪组织褐变的化合物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8707.7 | 申请日: | 2015-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5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蒋白山;聂涛;赵文玲;邹亚丽;丁强;丁胜;吴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277/40 | 分类号: | C07D277/40;C07D417/12;C07D417/14;A61K31/426;A61K31/427;A61P3/00;A61P3/04;A61P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王惠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体外和体内诱导白色脂肪组织褐变的式I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其的组合物。此外,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化合物的用途和治疗诸如肥胖症和糖尿病的代谢紊乱的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诱导 白色 脂肪 组织 化合物 方法 | ||
【主权项】:
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或其生理上可接受的盐或水合物或溶剂化物,其中:环A和环B中的每一个独立地不存在;或独立地选自由苯基,3‑7元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碳环,8‑10元双环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碳环,具有1‑2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的4‑7元饱和或部分不饱和杂环,具有1‑3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的5‑6元单环杂芳环,具有1‑4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的7‑10元双环饱和或部分不饱和杂环,或具有1‑4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的8‑10元双环杂芳环组成的组;R1和R2中的每一个独立地选自卤素、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C1‑C6烷氧基、C1‑C6卤代烷氧基、‑OR3、‑SR3、‑N(R4)2、‑CN、‑NO2、‑C(O)R3、‑C(S)R3、‑C(O)N(R4)2、‑C(O)SR3、‑C(O)C(O)R3、‑C(O)CH2C(O)R3、‑C(S)N(R4)2、‑C(S)OR3、‑S(O)R3、‑SO2N(R4)2、‑N(R4)C(O)R3、‑N(R4)C(O)N(R4)2、‑N(R4)C(S)N(R4)2、‑N(R4)SO2R3、‑N(R4)SO2N(R4)2、‑N(R4)N(R4)2、‑N(R4)C(=N(R4))N(R4)2、‑C=NN(R4)2、‑C=NOR3、‑C(=N(R4))N(R4)2、‑OC(O)R3或者‑OC(O)N(R4)2;如化合价允许,m和n中的每一个独立地为0‑4,并且R3和R4中的每一个独立地是氢或选自C1‑C6烷基、C2‑C6烯基或C2‑C6炔基的任选取代基,其每一个可以任选地被卤素、氨基、羟基、烷氧基或氰基所取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8007870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尾灯底座模具
- 下一篇:注塑机的喷嘴接触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