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生蝉花的人工驯化栽培固体培养基的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6142.8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3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谢春芹;曹正;贾君;许俊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G1/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许丹丹 |
地址: | 212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蝉花的人工驯化栽培固体培养基的优化方法,固体培养基采用主料40g、配料2g、栽培营养液60mL的配方;其中主料选自杂交米、玉米、小麦和荞麦中的一种,配料选自蚕蛹粉、脱脂奶粉、蛋清、蛋清与蛋黄混匀的鸡蛋中的一种;对野生蝉花菌种进行人工驯化培养,并提出了相应的发菌管理、原基形成管理、出草管理方法,较传统菌种培养方法,提出了一种系统有效的对野生蝉花进行人工驯化栽培培养基的优化方法,从而为野生蝉花的人工规模化栽培提供可行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的野生蝉花的人工驯化栽培固体培养基的优化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生 人工 驯化 栽培 固体 培养基 优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野生蝉花的人工驯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液体菌种的制备:采用以下配方的液体培养基以常规的培养方法进行制备:可溶性淀粉20g,奶粉10g,磷酸二氢钾0.5g,硫酸镁1g,维生素B12 10片,水1000mL,pH 5.0‑6.0;(2)固体培养基的制备:i)栽培营养液的配方:葡萄糖36g, 蛋白胨15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3g,柠檬酸3g,维生素B1 30片,蒸馏水2000mL,pH自然;ii)固体培养基的配方:主料40g、配料2g、栽培营养液60mL;其中主料选择小麦,配料选择蛋清;iii)固体培养基的配制:选用新鲜无霉变的主料及其他配料成分,按照ii)中配方进行称量备用;按i)的配方配制好栽培营养液备用,首先将易溶的配料加入已冷却至常温的栽培营养液中,不断地搅拌,直至充分混匀;再将难溶的配料拌入主料中置于瓶内,最后将营养液倒入瓶中;用聚丙烯塑料薄膜封口一层,用橡皮筋扎紧;在121℃、0.1‑0.12MPa压力下灭菌40min 后冷却至室温以备接种所用;(3)接种:将已灭菌的料瓶、接种工具、酒精棉球、酒精灯、接种枪等放入超净工作台中,开启紫外线灯照射30min,无菌状态下将料瓶一侧揭开一条缝, 用接种枪吸取步骤(1)制备的液体菌种射入瓶内, 盖好封口膜;每瓶接种量为3~4mL;(4)培养及发菌管理:接种后的料瓶,置于清洁、避光的环境中培养;空气相对湿度为65%,初始阶段,培养温度保持在15‑19℃,待料面布满菌丝后,将温度升高至20‑23℃,培养10‑15天后,菌丝即可吃透培养料,布满培养料;(5)原基形成管理:当菌丝长满培养基并在表面出现一些小小隆起时,表明菌丝的营养生长阶段已结束;此时需要光照,在培养室内采用日光灯,每天进行10‑14h的散射光照射,促使菌丝体扭结和刺激原基形成;(6)出草管理:当绝大多数的料瓶内均出现原基时,进入子实体生长阶段,温度控制在18‑22℃,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以减少瓶内水分挥发,进行通风保持恒温培养箱内空气清新;原基出现后,用已灭菌的大头针在封口膜上扎几个小孔通气,排出瓶内的CO2,原基长到0.2‑0.5cm,菌丝团分裂形成多个芽,并不断生长、变粗,培养至45‑50d,瓶中布满紧密的白色鹿角状体,子座长到一定高度4‑5cm,表面有白色粉末状孢子产生即可采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0614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