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位捕捉式复合纺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0718.8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36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夏治刚;徐卫林;曹根阳;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1/02 | 分类号: | D01H1/02;D01H1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环锭细纱机上实现复合纺纱过程中长丝有效捕捉短纤维须条的斜位捕捉式复合纺纱方法,属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长丝从短纤维须条内侧喂入前钳口,输出后与短纤维须条S进行汇合加捻成复合纱条,复合纱条从短纤维须条外侧以斜行方式,进入位于前钳口斜下方的导纱钩,进入导纱钩前的复合纱条与前罗拉钳口线夹角为30‑70°,实现了预捻长丝自行接触、有效捕捉短纤维须条及落纤,解决了纺纱断头及长细节纱疵等问题;缩短了短纤维须预捻段长度,加强对汇合加捻之前短纤维须条边缘短纤维的控制,抑制飞花、长毛羽的产生,改善成纱品质。本发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易于推广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捕捉 复合 纺纱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斜位捕捉式复合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环锭细纱机的每一个牵伸机构上,从粗纱筒管退绕下来的一根短纤维粗纱经导纱喇叭,喂入由后罗拉、后皮辊、中罗拉、中下皮圈、中上皮圈、前罗拉、前皮辊组成的牵伸结构牵伸成短纤维须条S,由前罗拉、前皮辊组成的前钳口输出,从长丝卷装上经过张力控制器退绕下来的长丝F,通过固定式导丝装置,与短纤维须条S间隔平行喂入到前钳口,长丝F位于短纤维须条S内侧,从前钳口输出后长丝F与短纤维须条S进行汇合加捻成复合纱条,复合纱条从短纤维须条S外侧以斜行方式,进入位于前钳口斜下方的导纱钩,进入导纱钩前的复合纱条与前罗拉钳口线的夹角α为30‑70°,进入导纱钩之后的复合纱线依次经斜下方导纱钩对应的钢领、钢丝圈,最后卷绕到纱管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1071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双色注射成型机模具旋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土样击实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