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用户模型的智能手机人机界面可用性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15371.6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1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煜;李乐山;丁曦;李萌;杨增耀;郑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用户模型的智能手机人机界面可用性评估方法,根据用户模型,建立可用性问题的分类标准;在任务测试的过程中,收集用户的眼动数据和用户操作行为数据;建立测试数据与可用性问题的映射关系,用于分析设计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本发明通过用户模型提出了适用于智能手机人机界面可用性评估的可用性问题分类标准,有利于帮助设计人员发现可用性问题发生的位置、出错原因,能够对设计改进提出有效建议。通过建立了客观数据与可用性问题之间的映射关系,帮助可用性评估人员对发现的可用性问题进行归类。采用该方法对可用性问题的分类较可用性评估专家的主观评估相比有较高的信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用户 模型 智能手机 人机界面 可用性 评估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用户模型的智能手机人机界面可用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用户模型,包括行动模型和认知模型,从用户的行动模型和认知模型两个方面来描述智能手机用户的操作特性;步骤2:根据用户的行动模型和认知模型,建立可用性问题的分类,将可用性问题共分为7类:目的转化出错、找不到功能入口、无法发现命令所在位置、不理解图标/功能含义、找不到下一步操作、不理解操作命令和反馈信息不足;步骤3:定义所需要收集的数据统计指标,包括2个根据操作任务预先定义的数据:标准操作步数,记为Cstd,功能入口步数,记为Estd;3个用户操作行为数据:用户操作达到数,记为Cact,用户操作链数,记为N,完成功能所在操作链,记为n;2个用户的眼动数据:兴趣区域注视点数,记为Ef,兴趣区域平均注视时间,记为Et;步骤4:搭建智能手机的可用性测试平台;采用眼动追踪系统获取用户的眼动数据,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自带的getevent命令通过调试桥来收集用户的操作行为数据;步骤5:设计测试任务和测试流程,获取被测用户操作行为数据和眼动数据:步骤6:根据步骤5获得的被测用户操作行为数据和眼动数据,统计用户每项操作任务的操作达到数Cact、操作链数N、完成功能所在操作链n、兴趣区域注视点数Ef和兴趣区域平均注视时间Et;通过对步骤3中所定义的7个数据统计指标的关系判断,建立与步骤2中7类可用性问题的映射关系,按照可用性问题判别流程对可用性问题的类型进行判别;步骤7:根据对可用性问题的类型统计,寻找设计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1537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存回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服务器密码自匹配的运维管理监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