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5246.3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22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西村优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使作用在具备8个传递单元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输入轴的轴承上的偏载荷降低或完全抵消。在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8个传递单元中,第1单元(A)和第1逆单元(A′)之间的轴向距离、第4单元(D)和第4逆单元(D′)之间的轴向距离都是p,第2单元(B)和第2逆单元(B′)之间的轴向距离、第3单元(C)和第3逆单元(C′)之间的轴向距离都是q,距离p和距离q满足1<q/p<(2sin67.5゜‑sin22.5゜)/sin22.5゜的关系,因此,通过各传递单元(14)使得作用在第1、第2轴承(22、21)上的偏载荷相互抵消,从而能够降低振动。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动力 传递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中,将与驱动源(P)连接的输入轴(12)的旋转传递至输出轴(13)的8个传递单元(14)并排配置在所述输入轴(12)和所述输出轴(13)之间,所述输入轴(12)的轴向一端侧由第1轴承(22)支承,所述输入轴(12)的轴向另一端侧由第2轴承(21)支承,所述传递单元(14)分别具备:输入侧支点(19),其与所述输入轴(12)一起进行偏心旋转;单向离合器(36),其与所述输出轴(13)连接;输出侧支点(37),其被设置在所述单向离合器(36)的外部件(38)上;以及连杆(33),其两端与所述输入侧支点(19)和所述输出侧支点(37)连接,并进行往复运动,所述8个传递单元(14)的所述8个输入侧支点(19)相对于所述输入轴(12)的轴线(L)的偏心量(ε)相同,所述8个输入侧支点(19)以45°的相位差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8个传递单元(14)由下述单元构成:第1单元(A);第1逆单元(A′),其被配置在比所述第1单元(A)靠所述另一端侧的位置,且相位与该第1单元(A)相反;第2单元(B);第2逆单元(B′),其被配置在比所述第2单元(B)靠所述一端侧的位置,且相位与该第2单元(B)相反;第3单元(C);第3逆单元(C′),其被配置在比所述第3单元(C)靠所述另一端侧的位置,且相位与该第3单元(C)相反;第4单元(D);以及第4逆单元(D′),其被配置在比所述第4单元(D)靠所述一端侧的位置,且相位与该第4单元(D)相反,所述第1单元(A)与所述第1逆单元(A′)之间的轴向距离、和所述第4单元(D)与所述第4逆单元(D′)之间的轴向距离都是p,所述第2单元(B)与所述第2逆单元(B′)之间的轴向距离、和所述第3单元(C)与所述第3逆单元(C′)之间的轴向距离都是q,所述距离p和所述距离q满足1<q/p<(2sin67.5゜‑sin22.5゜)/sin22.5゜的关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2524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解耦膜刚度可变半主动悬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