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次灌根防治韭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5529.6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0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史彩华;胡静荣;张友军;王文凯;李传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5/00 | 分类号: | A01G25/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02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灌根防治韭蛆的方法,属农业害虫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利用韭蛆喜湿的生物学特性,施药前2d对韭菜地进行大水浇灌,以增加土壤湿度,然后再次引水浇灌同时将药剂混合水与浇灌水混合;使其借助浇灌水从农田的一端流向农田的另一端流动,从而让药剂混合水均匀分布在每一株韭菜根茎周围,并慢慢渗透到土壤较深的位置由此实现解决韭蛆危害的目的。本发明与传统的施药方法相比较,充分考虑了韭菜的生长特性、韭蛆的生物学特性、人们的收割习惯及药剂的均匀分布方法,“四合一”联合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应用药剂的功能,让施药不再盲目或随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防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二次灌根防治韭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韭蛆喜湿的生物学特性,施药前2d对韭菜地进行大水浇灌,以增加土壤湿度,浇灌量以农田土壤充分饱和为准;大水浇灌的目的以使隐藏在韭菜假茎或直根中的韭蛆回到鳞茎外的叶鞘内,或土壤须根附近,以利于后续将其杀死;2)、大水浇灌2天后,根据农药厂家不同药剂在每亩地的推荐剂量,先将农药溶入100L的水中进行稀释,调配好药剂混合水后备用;3)、在农田的一端设置多个进水口,然后通过进水口再次引水浇灌;4)、再次引水浇灌过程中,将调配好的药剂混合水通过各进水口与浇灌水混合,使其借助浇灌水从农田的一端流向农田的另一端流动;其目的是增加药剂混合水的流动性,让药剂混合水均匀分布在每一株韭菜根茎周围;5)、当混有药剂混合水的浇灌水流动到农田的另一端,且农田内的水面上升到2‑3cm后停止浇灌,同时封堵好进水口,以防止浇灌水回流;其作用是使浇灌水中的药剂慢慢渗透到土壤较深的位置,便于韭菜须根大量吸收,以充分发挥药剂的作用;同时也使药剂与土壤深处的韭蛆接触,充分发挥药剂的触杀作用;6)、1天后当浇灌水渗入到农田土壤后,即告灌根式消灭韭蛆害虫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3552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哈密瓜立体水耕栽培装置及其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滨海盐碱地蒙古栎的栽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