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衬底输入结构的跨导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9247.3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0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徐代果;胡刚毅;李儒章;王健安;陈光炳;王育新;刘涛;刘璐;邓民明;石寒夫;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F3/45 | 分类号: | H03F3/45;H03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衬底输入结构的跨导放大器,包括PMOS管M1、M2、M3和M4构成的衬底输入正反馈输入级结构,NMOS管M5、M6、M7、M8和PMOS管M9、M10构成的自偏置有源负载结构,恒流源,跨导放大器补偿电容CC和负载电容CL。本发明分别将输入级中PMOS管M3和M4的衬底和其栅极相连,从而直接将输入信号加在PMOS管M3和M4栅极之上,连接方式非常简单,非理想的寄生效应被降到最小,既能实现提高输入级跨导的思路,又不需要引入RC网络,大大减小了电路设计成本,使得电路非常容易实现,而且没有静态功耗;同时补偿电容的连接方式,将跨导放大器的第一个非主极点推向更高的频率,使得跨导放大器单位增益带宽增加的同时,保持了合适的相位裕度,增强了跨导放大器的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衬底 输入 结构 放大器 | ||
【主权项】:
一种衬底输入结构的跨导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PMOS管M1、M2、M3和M4构成的衬底输入正反馈输入级结构,NMOS管M5、M6、M7、M8和PMOS管M9、M10构成的自偏置有源负载结构,恒流源,跨导放大器补偿电容CC和负载电容CL;其中,所述PMOS管M1和M2的源极经恒流源接电源电压vdd,PMOS管M1的栅极接M4的源极,PMOS管M2的栅极接M3的源极,PMOS管M2、M3的衬底和M3的栅极接一路差分信号VIN,PMOS管M1、M4的衬底和M4的栅极接另一路差分信号VIP,PMOS管M3的漏极接M7的源极和M5的漏极,PMOS管M4的漏极接M8的源极和M6的漏极,NMOS管M5和M6的源极接地,NMOS管M7的漏极接M9的漏极以及M5、M6、M7、M8的栅极,NMOS管M8的漏极、PMOS管M10的漏极、补偿电容Cc的一端和负载电容CL的一端相互连接形成一个连接节点,且该连接节点为所述跨导放大器的输出端Vout,PMOS管M9和M10的源极接电源电压vdd,补偿电容Cc的另一端接M4的漏极,负载电容CL的另一端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3924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泄漏模拟开关
- 下一篇:光伏发电系统工作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