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认知无线技术的无线信道“指纹”特征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3728.1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1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赵峰;苗彦涛;陈宏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382 | 分类号: | H04B17/382;H04B17/391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杨雪梅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认知无线技术的“指纹”识别使用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不同通信场景中无线信道的“指纹”识别提取参数设定,基于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认知无线电体系结构模型提出,包括选取三个“指纹”识别特征参数的准备阶段、实施认知方法过程的认知阶段和对通信参数的选择进行调整的匹配调整阶段。本方法基于“离散线性系统”建模,贴近实际通信场景。该方法简单,容易扩展,有利于工程实现,不仅适用于认知无线系统中的无线信道的认知识别,提高认知无线系统的频谱利用率,还有助于移动网络的优化。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 无线信道 认知无线系统 认知无线 通信场景 认知 离散线性系统 体系结构模型 频谱利用率 认知无线电 工程实现 匹配调整 特征参数 提取参数 通信参数 移动网络 准备阶段 建模 优化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认知无线技术的无线信道“指纹”特征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认知无线电体系结构模型,通过该体系结构的认知方法过程来实现无线信道“指纹”特征提取,包括如下步骤:( 1 )首先,利用“离散线性系统”模型,测试不同通信场景中无线信道的接收信号,选取三个“指纹”识别特征参数作为通信场景下的无线信道的“指纹”识别指标,并进行记录与其相对应通信场景的数据,为准备阶段;( 2 )然后,当认知无线网络进行新的通信场景进行信道数据传输时,提取该通信场景中的无线信道的三个“指纹”特征值,将该特征值与原来收集记录的特征值进行对比匹配,假如有原始值匹配,认定面临的新的通信场景为原始特征值所对应的通信场景,否则,将新的“指纹”特征值进行重新收集学习记录,此即认知方法过程,为认知阶段;( 3 )最后,在数据匹配的前提下,利用原始数据的通信参数,对该新的通信场景的通信参数的选择进行调整,以便适应于新的通信场景的数据传输与接收,提高新场景中的频谱利用率,为匹配调整阶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4372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胎袋
- 下一篇:一种面向相参矢量信号产生系统的时延校准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