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砂的系统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53495.3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8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彭春元;卢洪波;余斌;毛山红;谢欢愉;区淑燕;房先宜;陈跃勋;唐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广州穗业混凝土有限公司;广东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协会 |
主分类号: | B02C13/00 | 分类号: | B02C13/00;B02C13/28;B02C23/16;B02C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罗丹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砂的系统装置及方法,系统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斗、皮带输入机、细碎机、皮带输出机、筛分机,以实现再生砂及再生碎石、再生瓜米石和再生细粉的联合生产;还包括配备有引风机和空气压缩机的除尘器,用于收集所述细碎机和所述筛分机的粉尘生产再生微粉。本发明废弃混凝土来源属性强,无需特殊处理,设备少而精且能耗低,可实现多种再生材料的联合生产。掺再生砂的C30混凝土的强度高于基准混凝土,且再生砂对坍落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适应性更好,再生砂最佳替代率为10%~30%。掺再生砂的M10砌筑砂浆抗压强度高于基准砂浆,且再生砂最佳替代率为15%~35%,符合国标《预拌砂浆》GB/T25181‑2010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混凝土 制备 再生 系统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加料:将废弃混凝土收集入库,用小型装载机加料到进料斗中,进料斗的输出口对应皮带输入机的入口,通过皮带输入机向细碎机进行连续加料;细碎:废弃混凝土通过皮带输入机喂入细碎机的进料口后,首先在粗碎腔被锤头迎头打击以及物料间相互撞击破碎,然后进入中碎腔石打石高效解理重复破碎,最后进入细碎腔经过滤摩擦破碎使达到要求的物料卸出,由皮带输出机将卸出的碎料连续不断输送至筛分机进料口;筛分:物料从筛分机进料口落入筛箱后,松散透筛,穿过筛框上不同孔径的三层筛网后,落入不同粒径范围的下料斗,完成筛分作业,进而得到粒径范围为10~20mm的再生碎石、5~10mm的再生瓜米石,0.16~5mm的再生砂,<0.16mm的再生细粉;除尘:三通管道将除尘器分别与细碎机出料口和筛分机出料口相连,通过开启引风机及除尘器将细碎及筛分所产生的粉尘进行回收,再通过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对除尘器进行清灰处理得到再生微粉;成品包装:将筛分机四个下料斗内回收的各类再生材料以及除尘器积灰桶中回收的再生微粉进行袋式包装,分别得到再生砂主产品及再生碎石、再生瓜米石、再生细粉、再生微粉副产品;基于所述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砂的方法,所述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砂的系统装置,包括进料斗、皮带输入机、细碎机、皮带输出机、筛分机;所述进料斗的输出口与所述皮带输入机的入口连接,所述皮带输入机的出口与所述细碎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细碎机的出料口与所述皮带输出机的入口连接,所述皮带输出机的出口与所述筛分机的进料口连接,且所述皮带输入机、细碎机、皮带输出机以及所述筛分机分别与第一动力柜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动力柜控制,以实现再生砂及再生碎石、再生瓜米石和再生细粉的联合生产;所述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砂的系统装置还包括通过三通管道分别与所述细碎机和所述筛分机连接的除尘器,所述除尘器配备有引风机和空气压缩机,且所述除尘器与第二动力柜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动力柜控制,用于收集所述细碎机和所述筛分机的粉尘生产再生微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广州穗业混凝土有限公司;广东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协会,未经广州大学;广州穗业混凝土有限公司;广东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5349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破碎机转子
- 下一篇:一种简易夹持机构的化工颗粒原料压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