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碧螺春绿茶烘干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1494.3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8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玲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碧螺春绿茶烘干系统,它包括烘干机、风机和热管换热器,烘干机的壳体内部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浮选区,在第一风道的下部空间内设有三角形突棱,在气流的作用下,三角形突棱形成一定的摆动;第二风道位于第一风道一侧,在第二风道中设置有用于改变风向的弧形板,且在第一、第二风道之间设置有调节风量的闸门;浮选区与第一风道之间设置第一筛网,在集料仓的下部空间中设置有第二筛网,在热管换热器的冷介质通进口连通一个氮气管道,循环风中的氮气浓度不低于50。烘干过程采用50摄氏度左右的气流,通过大气流均匀吹干,提高表面积比,提高烘干速度,同时中温场下对茶叶品质影响较小,提高了品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碧螺春 绿茶 烘干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碧螺春绿茶烘干系统,包括烘干机、风机和热管换热器,其中所述烘干机、风机和热管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形成一个供热风循环的循环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包括壳体(1)、第一风道(11)、第二风道(12)、第一筛网(21)、第二筛网(22)和收集通道(23),其中,所述壳体(1)为双层保温结构,所述壳体(1)内部包括第一风道(11)、第二风道(12)和浮选区(13),其中,第一风道(11)位于壳体内腔的下部,在第一风道(11)的下部空间内设有自进风口向远端逐渐增高的三角形突棱(111),所述三角形突棱(111)为硅胶材质,在气流的作用下,三角形突棱形成一定的摆动;所述第二风道(12)位于第一风道(11)一侧,在第二风道中设置有用于改变风向的弧形板(121),且在第一、第二风道之间设置有调节风量的闸门;所述浮选区(13)与第一风道之间设置第一筛网(21),所述第一筛网为具有一定弹性编织网状电阻丝,通电使得电阻丝的表面温度维持在60摄氏度左右,所述第一筛网(21)的网孔不大于1毫米,所述浮选区(13)和第二风道(12)之间为一个竖向设置的隔板(4),所述隔板(4)上设有一个通风窗(41),通风窗为长条形,在通风窗处安装单向喷嘴(42),喷嘴(42)的为橡胶喷嘴;在壳体(1)的一端设置添料口(14),所述添料口(14)处设置有闭风喂料器(15),在与第二风道(22)相对的壳体的一侧设有一个集料仓(24),所述集料仓(24)与浮选腔之间设置有收集通道(23),控制风机的功率和送风量,未完全干燥的茶叶会在浮选区(13)内上下翻腾,干燥好的茶叶(10)会上升到浮选腔的顶部,并在横向吹风的喷嘴作用下被输送至集料仓(24),所述第一筛网具有一定的弹性;在集料仓(24)的下部空间中设置有第二筛网(22),第二筛网(22)采用尼龙网;在第二筛网(22)的一侧设有茶叶出口(25),在茶叶出口安装一个布袋(26),所述布袋位于一个密闭的腔室中;在集料仓(24)的迎风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突起(241),第二筛网(22)下侧为风道,通过一个竖向的引风管(5)引出至下侧,并在引风管的外围管壁上设置水冷管(51),并在引风管的下端设置一个冷凝水收集水槽(52),在引风管中设有冷却翅片(53),冷却翅片的温度设置在10到20摄氏度之间,在引风管(5)的中部向外引出一个风管(54),所述风管连接到一个热管换热器(6)的冷介质通道上,换热后的冷介质通道上引出一个风管,用于和一个风机(7)进行连接,其中风机的出口通过一个管道向第一风道(11)中供应热风,并在第一风道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在热管换热器(6)的冷介质通进口连通一个氮气管道(61),所述循环风中的氮气浓度在60%左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玲,未经王玉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6149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乌发明目茶
- 下一篇:茶叶青叶快速风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