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矿井垂直救援提升系统的生命垂直救援舱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4139.X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7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兆建;丁慧;谢嘉成;王淑平;张利军;邱卫忠;陈宗顺;王义亮;张耀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煤炭地质115勘查院;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 | 代理人: | 刘宝贤 |
地址: | 037003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矿井垂直救援提升系统的生命垂直救援舱是依次由上部导向舱、设备舱、生命舱、下部导向舱和缓冲舱连接构成,并用于提升速度为2m/s,载重量为500Kg‑1000Kg的矿井垂直救援提升系统。本发明安装有集成电控设备,提高了救援舱的整体安全性,安装有缓冲舱,减轻了舱体的冲击力,安装有行程开关,提高了设备的精确运行及停位,设置有二次逃生缓冲舱,减小了舱内人员在降落时的不适感,实现了救援舱在提升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矿井 垂直 救援 提升 系统 生命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矿井垂直救援提升系统的生命垂直救援舱,包括生命舱、设备舱、导向舱和缓冲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舱是依次由上部导向舱(1)、设备舱(6)、生命舱(7)、下部导向舱(10)和缓冲舱(16)连接构成,并用于提升速度为2m/s,载重量为500Kg‑1000Kg的矿井垂直救援提升系统;所述上部导向舱(1)是通过均布安装在舱体四周的导向轮(21)提供导向,顶部通过连接器(19)、楔形绳环(18)与通信钢丝绳(17)连接,并通过通信钢丝绳(17)将舱内信号与地面信号连通;所述设备舱(6)是由生命舱(7)和下部连接的导向舱(10)连接构成一整体与上部导向舱(1)通过均布于舱体周边的高强度螺栓(2)连接;在所述设备舱(6)内的中部安装有语音视频系统、监测系统和照明设备,并集成于一体为电控箱(24),所述电控箱(24)是与救援舱形状相似的圆柱状结构,通过旋转底座(25)固定于舱壁的电控箱底座(26)上;在所述设备舱(6)上还开有方孔,下部沿舱壁安装有压缩自救氧气瓶(27)和对讲机(28);所述生命舱(7)是设置有上舱门(8)与下舱门(9),并通过搭扣锁连接为一整体,在生命舱(7)的下部位置设有分离生命舱底板及下导向装置,在生命舱(7)上开设有通风小孔用于被困人员呼吸;所述下部导向舱(10)是位于生命舱(7)的下部且与生命舱(7)共用舱体,生命舱(7)舱体四周的导向轮(21)提供导向,并调整导向轮(21)在舱体四周的伸出量;所述缓冲舱(16)是由固定部分(30)和移动部分(32)连接构成,固定部分(30)是焊接于生命舱底板(14)上,移动部分(32)是通过均布于舱壁四个导向销(31)悬挂于固定部分(30),生命舱底板(14)下方焊接有呈圆周分布的三个缓冲器安装支架(33),在中心布置有防爆行程开关支架(29),并通过螺栓在支架上安装有三个同型号的缓冲器(34)和防爆行程开关(35);所述分离生命舱底板是由生命舱底板(14)、底板固定上弧形板(11)、底板固定下弧形板(15)、上弧形导向条(12)和下弧形导向条(13)连接构成;并通过旋转生命舱底板(14)使上弧形导向条(12)和下弧形导向条(13)相对旋转,使生命舱底板上的弧形间隙与上弧形导向条相对从而实现分离,生命舱底板(14)通过三根钢丝绳与缓降器钢丝绳(23)连为一体,舱体随生命舱底板(14)及缓冲舱(16)一并下降到地;或者是将三根钢丝绳固定于舱壁上,生命舱底板(14)与底板固定上弧形板(11)通过插入销固定,将二次逃生机构固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煤炭地质115勘查院;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山西省煤炭地质115勘查院;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7413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顶置式凸轮轴四冲程电喷无人直升机发动机
- 下一篇:利用微生物技术防治煤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