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极值联合对称延拓的HHT端点效应抑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7796.X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0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吴琛;项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14 | 分类号: | G06F17/14;G06K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林晓琴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极值联合对称延拓的HHT端点效应抑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原始信号进行端部数据对称延拓;步骤2、极值点对称延拓;步骤3、获取联合延拓后信号的包络线;步骤4、EMD分解,截取原始信号时域范围内的IMF分量;步骤5、将包含延拓部分的IMF分量进行Hilbert变换,截取原始信号时域范围内的瞬时频率,解决EMD分解中固有的端点飞翼问题以及Hilbert变换过程中的端点发散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极值 联合 对称 延拓 hht 端点 效应 抑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数据/极值联合对称延拓的HHT端点效应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设原始信号为x(t),对x(t)执行如下操作:步骤11、求x(t)的极大值点为U(1),U(2),…,U(n),和x(t)的极小值点为L(1),L(2),…,L(m);其中,m=n,或丨m‑n丨=1,且m和n为整数;左端点记为x(0),右端点记为x(end);步骤12、对原始信号的左端数据进行对称延拓:a、当x(0)≥U(1)时,以x(0)为对称点,将x(0)~U(2)之间的信号数据向左对称延拓;b、当x(0)≤L(1)时,以x(0)为对称点,将x(0)~L(2)之间的信号数据向左对称延拓;c、当L(1)<x(0)<U(1),且x(0)与U(1)相邻时,以U(1)为对称点,将U(1)~U(3)之间的信号数据向左对称延拓;d、当L(1)<x(0)<U(1),且x(0)与L(1)相邻时,以L(1)为对称点,将L(1)~L(3)之间的信号数据向左对称延拓;步骤13、对原始信号的右端数据按步骤12同样的方法向右对称延拓;步骤14、延拓后信号记为x1(t);所述步骤12以及步骤13不分先后顺序;步骤2、极值点对称延拓;步骤3、获取联合对称延拓后信号的包络线;步骤4、EMD分解,截取原始信号时域范围内的IMF分量;步骤5、将包含延拓部分的IMF分量进行Hilbert变换,截取原始信号时域内的瞬时频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7779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