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协同亚胺化制备的聚酰亚胺纳滤膜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4457.5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6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林立刚;魏晨杰;孙辉;钟咏蕙;张开宇;曹雪梅;陈立;王媛媛;何志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79/08 | 分类号: | C08L79/08;C08G73/10;C08J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创益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6 | 代理人: | 柴淑芳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协同亚胺化制备的聚酰亚胺纳滤膜及其方法,先通过化学亚胺化实现部分的聚酰亚胺合成,然后成膜,而后进一步通过热亚胺化,重排孔结构;通过两个亚胺化的协同得到纳滤膜。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简单易行,不涉及接枝等复杂反应,所制得的聚酰亚胺纳滤膜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溶剂性能,表现出较高的纳滤分离能力,膜孔呈现非对称结构,膜孔道发达,克服了单一亚胺化方法无法制备得到高性能纳滤膜的难题,所制备的聚酰亚胺纳滤膜可以重复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协同 亚胺 制备 聚酰亚胺 滤膜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协同亚胺化制备聚酰亚胺纳滤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通过化学亚胺化实现部分的聚酰亚胺合成,然后成膜,而后进一步通过热亚胺化,重排孔结构;通过两个亚胺化的协同得到纳滤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二胺与二酐单体按摩尔比1:0.95~1:1.05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在室温下机械搅拌2~6小时,待其完全溶解后,得到聚酰胺酸溶液,然后向聚酰胺酸溶液中滴加化学亚胺化试剂,机械搅拌24~48小时,发生化学亚胺化反应,得到聚酰亚胺溶液,固含量为10~15%,亚胺化程度为50~80%;所述的二酐单体为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或六氟二酐中至少一种;所述的二胺单体为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或4,4’-二胺基二苯醚中至少一种;所述的有机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或N,N‑二甲基甲酰胺中至少一种;所述的化学亚胺化试剂为乙酸酐和吡啶的混合溶剂;(2)向聚酰亚胺溶液中加入添加剂,机械搅拌成均匀铸膜液,将铸膜液刮涂在洁净玻璃板上,控制挥发时间5~90秒后,浸入水凝固浴中,发生相分离固化成膜,浸泡24小时取出即得湿态聚酰亚胺膜;所述的添加剂为丙酮、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或四氢呋喃中至少一种,添加剂的用量为聚酰亚胺溶液质量的2%~10%;(3)将湿态聚酰亚胺膜置于加热板上,经过两次加热即得聚酰亚胺纳滤膜,具体过程是:将湿态膜在100℃下加热2~5小时,膜中的水分得以挥发,膜中残留溶剂运动至膜表层;将膜在250℃加热10~60分钟,通过热亚胺化实现膜的完全亚胺化,并同步实现膜结构重排,得到聚酰亚胺纳滤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6445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