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件液压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90061.8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34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廖文铭;涂晋益;罗文麟;颜国基;钟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6/033 | 分类号: | B21D26/033;B21D9/15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件液压成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准备至少一段截面呈圆形的待成型弯管,以及具扁方形成型模穴的液压成型模具;将待成型弯管定位于成型模具的下模具;将上模具第一次下降,以固定该待成型弯管;于待成型弯管内注入液体、排气及增压至5~20bar后维持压力;将上模具第二次下降,使待成型弯管于内部液压支撑下被压扁塑型直到合模后锁模;将注入于待成型弯管内的液压进行第二阶段增压至700~1000bar后维持该压力一段时间,成型出管件外观特征,之后再泄压;开模取出扁方形成型管件。本发明不需在液压成型前增加一道压扁工序,可以简化制程、降低生产成本及提高成型质量。并且通过管件内部液压来避免管件外表面凹陷与损伤,以提高良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成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管件液压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待成型弯管与液压成型模具;所述待成型弯管为预定长度的金属管件,且其上至少形成有一段圆形截面的待成型部位;所述液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及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分别形成有一个彼此对称且可相对合模的上模穴与下模穴;所述上模穴与下模穴于合模时界定出一个扁方形的成型模穴;所述待成型部位的直径大于所述成型模穴的截面高度,小于所述成型模穴的截面宽度;b.待成型弯管定位;将所述待成型弯管定位于所述下模具的下模穴内;c.上模具第一次下降;将所述上模具第一次下降,直到其上模穴接触所述待成型弯管的待成型部位外表面后停止下降;d.注入液体、排气及第一阶段增压;将液体注入所述待成型弯管内进行第一阶段增压至5~20bar后维持该液压状态,同时将待成型弯管内的气体排出;e.上模具第二次下降;将所述上模具第二次下降,使所述待成型弯管的待成型部位得以在其内部液压支撑状态下逐渐地被压扁,直到上模具与下模具完成合模后锁定上模具的位置,并使所述待成型弯管的待成型部位被压扁呈扁方形截面;f.第二阶段增压及泄压;将注入所述待成型弯管内的液体进行第二阶段增压至700~1000bar后维持该压力一段时间,直到所述待成型弯管的待成型部位外表面完全贴合于所述成型模穴内表面后泄压;g.开模;开启成型模具,取出成型后弯管,即可获得一呈扁方形的成型管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9006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铸件浇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石膏模具差压铸造的凝固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