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氧化还原电位调控发酵过程生产长链二元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96329.9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5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万印华;曹伟锋;陈向荣;杭晓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7/64 | 分类号: | C12P7/64;C12R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潇潇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氧化还原电位调控发酵过程生产长链二元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菌种活化、种子培养和发酵产酸三个步骤,所述发酵的体系为由菌体、无菌空气、烷烃和水组成的四相发酵体系,在所述发酵体系中引入ORP电极,通过调节通气量、搅拌转速,并结合氧化剂和还原剂,实现长链二元酸的两阶段ORP控制发酵,以生产长链二元酸。本发明通过在微生物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的过程中引入ORP电极,实现两阶段ORP控制策略,调节长链二元酸的发酵过程,从而提高了长链二元酸的产量及发酵体系的稳定性,发酵产率较未控制ORP时显著提高,甚至发酵产率为未控制ORP时的4.6倍以上,生产强度可高达1.78g·h‑1·L‑1。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氧化 还原 电位 调控 发酵 过程 生产 二元酸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氧化还原电位调控生产长链二元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菌种活化、种子培养和发酵产酸三个步骤,所述发酵的体系为由菌体、无菌空气、烷烃和水组成的四相发酵体系,在所述发酵体系中引入ORP电极,通过调节通气量、搅拌转速,并结合氧化剂和还原剂,实现长链二元酸的两阶段ORP控制发酵,以生产长链二元酸;所述发酵过程利用的微生物菌种为维斯假丝酵母(Candida viswanathii)ipe‑1,已于2014年2月1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该保藏单位的简称为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8824;所述发酵产酸过程的初始发酵阶段将培养基pH控制为4.0‑8.0,当培养基中糖质消耗完毕时,进入第二发酵阶段,调节培养基pH至7.0‑9.0;在初始发酵阶段,控制ORP为0‑200mV;在第二发酵阶段,控制ORP为0‑100mV,在发酵产酸过程中通过调节搅拌转速和通气量以及添加氧化剂和/或还原剂来控制ORP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9632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