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模型计算的连铸连轧物流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7367.X | 申请日: | 2016-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2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孟惠良;车志良;赵勐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02 | 分类号: | B21B39/02;B21B13/22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模型计算的连铸连轧物流控制方法,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模型计算,后台操作系统为AIX,后台程序采用C开发,数据库系统采用oracie,模型采用存储过程编码。系统接收到板坯数据后,调用模型存储过程,根据板坯信息自动匹配生产计划,计算运输路径,辊道自动运输板坯到指定位置,对下线入库板坯自动生成吊车作业命令,合理调度和均衡吊车作业率,通过封锁吊车和辊道,利用横移台车的缓冲作用,保证轧制顺序,匹配铸机与轧机之间的节奏,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原料库占用率,加快资金周转率,实现连铸连轧产能的最大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型 计算 连铸连轧 物流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模型计算的连铸连轧物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模型计算,后台操作系统为AIX,后台程序采用C开发,数据库系统采用oracle,模型采用存储过程编码;其具体控制方法和过程为:(1)计划板坯入库预约在连铸出坯计划下达至二级计算机后,二级计算机根据连铸出坯计划中板坯的下线标志进行入库预约,并指定板坯下线后的堆放位置;(2)板坯预挂计划板坯切割开始时,二级计算机根据板坯规格自动对应轧制计划,如果能够对应到正在执行的轧制计划内的计划,则板坯不下线,在板坯上记载轧制顺序号,直送到加热炉进行加热和轧制;如果板坯不能对应到正在执行的轧制计划内的计划,则板坯作下线处理;(3)出坯设定和自动下线入库二级计算机根据板坯是否下线及下线预约的位置对辊道进行目标位置的设定,并将该块板坯的入库作业命令发送给吊车,辊道根据设定信息自动将板坯搬运到设定位置;当板坯到达设定目标辊道时停止并自动通知吊车,吊车根据作业命令将板坯吊放至预约位置;对于需要下线但没有预约位置的板坯,则根据库内实际情况、堆放原则和跨内吊车作业率来自动设定下线位置;(4)吊车上料作业命令的形成二级计算机根据轧制作业计划中库内冷板坯信息,进行计划自动优化,用堆垛中上层的同钢种、同规格的板坯替代计划中的冷板坯上线,以减少堆垛;优化后的计划自动形成上料作业命令和为上料而必须进行的倒垛命令,并发送给吊车,吊车根据作业命令进行吊运操作;(5)吊车与辊道连锁吊车吊起板坯时自动判断目标上线位上是否有板坯,如果没有,将板坯放在上线位上;如果有板坯,则封锁吊车,待上线位上的板坯离开后释放吊车;在将板坯横移到运输辊道上之前,判断前序运输辊道是否还有轧制顺序号小于该板坯顺序号的板坯,如果没有,将该板坯横移至运输辊道;如果有则封锁横移台车,待小于该板坯轧制顺序号的板坯全部搬运到运输辊道上之前,释放台车将板坯横移至运输辊道上;对于同一台吊车,入库和出库命令同时执行,以提高吊车的有效作业率;(6)板坯辊道运输路径计算板坯辊道运输路径计算原则是:以保证轧制顺序为前提,采取先到先入炉及路径最短原则;在板坯到达合流点前,确定板坯是否可以替代当前计划中未装炉的第一块板坯,如果可以替代,则合流后去加热炉核对点;若不能替代,则根据计划中未装炉的第一块板坯位置来确定是否需要避让,如需要避让,则板坯暂时到下线位缓存;如果不需要避让,则辊道封锁,待计划中的第一块板坯合流后再释放辊道;对于入库板坯与入炉轧制板坯在辊道运输发生冲突时,采取入炉轧制板坯优先通过原则;(7)吊车自主作业对于没有预约信息而是系统自动分配堆垛或预约后发生不能再向作业命令的目标位置放置板坯的情况,吊车采取自主形式执行作业命令,将板坯放入指定位置,并根据吊车返回的实际落下位置来修正库位;对于没有作业命令的情况,吊车进行无作业命令的自主作业,根据吊车返回时吊起和放下的实际位置来修正库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0736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证终轧温度的大加速度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旋转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