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循环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2011.3 | 申请日: | 2016-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6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计自飞;王兵;谢峤峰;张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K7/00 | 分类号: | F02K7/00;F02C7/04;F02C7/057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循环发动机,其包括:超音速进气机构,具有与外部连通的沿轴向敞开的第一气体入口;连续旋转爆震发动机,固定连接于超音速进气机构的下游;以及涡轮喷气发动机,固定连接于超音速进气机构的下游。其中,连续旋转爆震发动机和涡轮喷气发动机均与超音速进气机构受控连通以经由第一气体入口受控引入外部气体而进行工作。本发明的组合循环发动机能够在工作包线范围内完成模态转换,为飞行器提供稳定推力,进而使飞行器在大气层内实现5.0马赫以上的高超声速飞行且能够水平起飞降落。此外,基于采用了连续旋转爆震技术,提高了发动机比冲,提高了燃烧的热效率,并改善了发动机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机构 超音速 发动机 连续旋转 组合循环 涡轮喷气发动机 爆震发动机 气体入口 飞行器 受控 高超声速飞行 热效率 模态转换 外部连通 外部气体 稳定推力 工作包 大气层 爆震 轴向 连通 起飞 燃烧 敞开 降落 引入 | ||
【主权项】:
1.一种组合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超音速进气机构(1),具有与外部连通的沿轴向敞开的第一气体入口(11);连续旋转爆震发动机(2),固定连接于超音速进气机构(1)的下游;以及涡轮喷气发动机(3),固定连接于超音速进气机构(1)的下游;其中,连续旋转爆震发动机(2)和涡轮喷气发动机(3)均与超音速进气机构(1)受控连通以经由第一气体入口(11)受控引入外部气体而进行工作;超音速进气机构(1)包括:第一壳体(12);以及中心体(13),包括:前体(131),伸出于第一壳体(12);后体(132),收容于第一壳体(12)内,后体(132)与前体(131)的交界部位与第一壳体(12)形成第一气体入口(11),且在后体(132)的外壁面与第一壳体(12)之间形成有与第一气体入口(11)连通的进气流道(14);超音速进气机构(1)还包括:窗口(15),贯通设置在第一壳体(12)上,与进气流道(14)受控连通,以向进气流道(14)输入补充的外部气体或将进气流道(14)内的气体向外排出;窗口(15)为在第一壳体( 12) 后部沿周向开出的数圈槽道(151),槽道(151)与大气相连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片,调节片沿各自的安装轴旋转,调节片的角度由进气流道(14)与外界大气压差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2201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墨式记录装置、喷墨头的制造方法及其检查方法
- 下一篇:个人媒体广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