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身前端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69650.5 | 申请日: | 2016-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35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峰;李志平;张晓丽;黄亚莲;张梅;于永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25/1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刘程程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前端框架,由前端上横梁、前端中横梁、前端下横梁、前端左立柱、前端右立柱和发罩锁支架组成;所述前端上横梁与前端下横梁两端分别通过前端左立柱和前端右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前端中横梁通过左支撑件和右支撑件固定连接于前端上横梁的下方,使得前端中横梁与前端上横梁之间形成封闭结构;所述前端中横梁两端通过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分别与前端左立柱和前端右立柱固定连接,使得前端中横梁与前端下横梁之间形成封闭结构;所述发罩锁支架的上配合面与前端上横梁固定连接,发罩锁支架的下配合面与前端中横梁固定连接。本发明可大幅提高前端框架的扭转刚度,提高车辆行驶可靠性,并实现散热器在不同车型间通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身 前端 框架 | ||
【主权项】:
一种汽车车身前端框架,其特征在于:由前端上横梁(1)、前端中横梁(3)、前端下横梁(6)、前端左立柱(4)、前端右立柱(5)和发罩锁支架(2)组成;所述前端上横梁(1)与前端下横梁(6)两端分别通过前端左立柱(4)和前端右立柱(5)固定连接;所述前端中横梁(3)通过左支撑件(9)和右支撑件(10)固定连接于前端上横梁(1)的下方,使得前端中横梁(3)与前端上横梁(1)之间形成封闭结构;所述前端中横梁(3)两端通过左连接件(11)和右连接件(12)分别与前端左立柱(4)和前端右立柱(5)固定连接,使得前端中横梁(3)与前端下横梁(6)之间形成封闭结构;所述发罩锁支架(2)的上配合面与前端上横梁(1)固定连接,发罩锁支架(2)的下配合面与前端中横梁(3)固定连接;所述车身前端框架还包括左前大灯支架(19)和右前大灯支架(18);所述左前大灯支架(19)和右前大灯支架(18)也分别连接于前端上横梁(1)两端,且所述左前大灯支架(19)与前端上横梁(1)和前端左立柱(4)共同连接,所述右前大灯支架(18)与前端上横梁(1)和前端右立柱(5)共同连接;所述车身前端框架还包括左前纵梁总成(15)和右前纵梁总成(16),所述左前纵梁总成(15)和右前纵梁总成(16)分别连接于前端左立柱(4)和前端右立柱(5)的中部,所述前端左立柱(4)和前端右立柱(5)的中部即前端上横梁(1)与前端下横梁(6)之间的部位;所述前端上横梁(1)通过左前大灯支架(19)和右前大灯支架(18)分别与左前轮罩总成(13)和右前轮罩总成(14)连接,实现所述前端框架在车身上的安装;所述左连接件(11)和右连接件(12)对称地焊接在前端中横梁(3)两端,所述左连接件(11)和右连接件(12)与前端左立柱(4)和前端右立柱(5)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前端上横梁(1)与前大灯支架和前端立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前端右立柱(5)内设有分别与前端右立柱(5)和右前大灯支架(18)配接的连接件(21),连接件(21)与前端右立柱(5)通过点焊的方法连接,连接件(21)下表面焊接有凸焊螺母(22);所述前端上横梁(1)、车身的左前大灯支架(19)和前端左立柱(4)连接处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的前端上横梁(1)、车身的右前大灯支架(18)和前端右立柱(5)连接处的连接方式相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6965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后备箱自动开启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拉伸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