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42408.6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0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志锋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06;A23F3/12;A23F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5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叶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鲜叶;(2)将鲜叶直接送入180‑200℃烘箱内,鼓热风翻吹茶叶5‑10分钟,出叶;(3)将上述茶叶按3‑4厘米摊于萎凋帘上,萎凋温度为43‑46℃,萎凋时间为1‑2小时,每隔10‑15分钟翻叶一次;(4)揉捻将萎凋茶叶放至50‑60℃加热锅,热揉20‑30min;降温至室温,摊放3‑4小时,再加热至70‑80℃,热揉5‑10分钟;(5)一次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摊放于发酵室内,摊叶厚度为8~10厘米,发酵室温度为23‑28℃,发酵时间为2‑3小时;(6)二次发酵将一次发酵茶叶抖开,冷却至室温存放12‑14小时,再摊放于发酵室内,摊叶厚度为5‑6厘米,发酵室温度为35‑39℃,发酵时间为2‑3小时;(7)烘焙将二次发酵后的茶叶在115‑125℃下烘焙至含水量3‑5%;(8)干茶整理将足干后的茶叶经分筛、割去碎末、簸去黄片、剔杂后装箱。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叶: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鲜叶;(2)将鲜叶直接送入180‑200℃烘箱内,鼓热风翻吹茶叶5‑10分钟,出叶;(3)将上述茶叶按3‑4厘米摊于萎凋帘上,萎凋温度为43‑46℃,萎凋时间为1‑2小时,每隔10‑15分钟翻叶一次;(4)揉捻:将萎凋茶叶放至50‑60℃加热锅,热揉20‑30min;降温至室温,摊放3‑4小时,再加热至70‑80℃,热揉5‑10分钟;(5)一次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摊放于发酵室内,摊叶厚度为8~10厘米,发酵室温度为23‑28℃,发酵时间为2‑3小时;(6)二次发酵:将一次发酵茶叶抖开,冷却至室温存放12‑14小时,再摊放于发酵室内,摊叶厚度为5‑6厘米,发酵室温度为35‑39℃,发酵时间为2‑3小时;(7)烘焙:将二次发酵后的茶叶在 115‑125℃下烘焙至含水量3‑5%;(8)干茶整理:将足干后的茶叶经分筛、割去碎末、簸去黄片、剔杂后装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志锋,未经吴志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4240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酵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养胃健脾石斛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