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57117.9 | 申请日: | 2016-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6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金来亨;李文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星宇HITECH |
主分类号: | B29C49/48 | 分类号: | B29C49/48;B29C49/78 |
代理公司: | 11262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慧慧;郑霞<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韩国釜***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公开一种多成形方法。多成形方法可包括第一材料供给步骤,将片材装载在下模具和坯料保持器上;材料温加热步骤,降低上模具以与坯料保持器一起抓住片材的边缘且使片材加热至温成形温度;温成形步骤,上下模具组合且在温成形温度下使片材塑性变形至产品的最大变形深度;材料超塑性加热步骤,从温成形模具卸载片材且片材被加热至超塑性温度;二次材料供给步骤,对应于下模具的周界通过缓冲弹簧装载片材;吹塑密封步骤,上模具与坯料保持器一起抓住片材边缘,且沿下模具的边缘周界形成的密封焊道接触片材;吹塑成形步骤,将吹塑气体供给至下模具和片材间的间隙中,使片材变形至产品的最终形状;和产品卸载步骤,上模具与下模具分离以卸载最终产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形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多成形方法,包括:/n第一材料供给步骤,其中将具有超塑性的片材装载在第一下部模具上和第一坯料保持器上,所述第一下部模具布置在温成形模具的第一下部模具压模上,所述第一坯料保持器通过第一缓冲弹簧对应于所述第一下部模具的周界布置在所述第一下部模具压模上;/n材料温加热步骤,其中在所述温成形模具的第一下部模具的上部部分处通过滑动器操作的第一上部模具被降低,以与所述第一坯料保持器一起抓住所述片材的边缘,并且所述片材通过布置于所述温成形模具的所述第一上部模具、所述第一下部模具和所述第一坯料保持器中的加热筒被加热至温成形温度;/n温成形步骤,其中操作所述温成形模具的所述滑动器,所述第一上部模具与所述第一下部模具组合,并且在所述温成形温度下使所述片材沿着所述第一下部模具的下部模具表面塑性变形至产品的最大变形深度;/n材料超塑性加热步骤,其中从所述温成形模具卸载温变形至产品的最大成形深度的所述片材,并且所述片材在加热装置中被加热至超塑性温度;/n二次材料供给步骤,其中将加热至超塑性温度的所述片材装载在第二下部模具上和第二坯料保持器上,所述第二下部模具布置在吹塑成形模具的第二下部模具压模上,所述第二坯料保持器通过第二缓冲弹簧对应于所述第二下部模具的周界布置在所述第二下部模具压模上;/n吹塑密封步骤,其中在预定压力下使通过滑动器操作的第二上部模具与所述吹塑成形模具的第二下部模具组合,所述第二上部模具与所述第二坯料保持器一起抓住所述片材的边缘,并且沿着所述吹塑成形模具的所述第二下部模具的边缘周界形成的密封焊道接触布置于所述第二上部模具与所述第二下部模具之间的所述片材,以便防止在使所述片材吹塑变形中使用的吹塑气体的泄露;/n吹塑成形步骤,其中通过形成于所述吹塑成形模具的所述第二下部模具中的气体通道将吹塑气体供给至所述第二下部模具和所述片材之间的间隙中,使得所述片材沿着所述第二上部模具的上部模具表面变形至产品的最终形状;和/n产品卸载步骤,其中在使所述片材在所述吹塑成形模具中吹塑成形为产品的最终形状之后,所述第二上部模具与所述第二下部模具分离以卸载最终产品。/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星宇HITECH,未经(株)星宇HITECH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5711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易堵塞的榨汁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雷达运输车的车载机动式回转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