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逆向自锁装置的六轴通用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71090.9 | 申请日: | 2016-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1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申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机工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2 | 分类号: | B25J9/12;B25J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逆向自锁装置的六轴通用机器人,包括底座体、枢接在底座体上的腰转部件、枢接在腰转部件上的大臂、枢接在大臂上的轴座、安装在轴座上的小臂,腰转部件绕底座体转动;所述腰转部件包括壳体和大臂旋转驱动装置;大臂旋转驱动装置包括旋转部件、顺时针自锁装置和逆时针自锁装置;本发明通过旋转部件、顺时针自锁装置和逆时针自锁装置的相互配合,可以保证大臂旋转的单方向性,避免大臂出现逆向旋转,保证了大臂旋转的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逆向 装置 通用 机器人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逆向自锁装置的六轴通用机器人,包括底座体(10)、枢接在底座体(10)上的腰转部件(20)、枢接在腰转部件(20)上的大臂(30)、枢接在大臂(30)上的轴座(40)、安装在轴座(40)上的小臂(50);所述腰转部件(20)包括壳体(21)和大臂旋转驱动装置(22);所述大臂旋转驱动装置(22)安装在壳体(21)空腔内;其特征在于:大臂旋转驱动装置(22)包括旋转部件(221)、顺时针自锁装置(223)和逆时针自锁装置(222);旋转部件(221)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211)、第一齿轮(2212)、第一驱动轴(2213)、第二驱动轴(2214)和第二齿轮(2215);一对第一支撑座(22131)前后对称固定在壳体(21)空腔下侧壁上;第一驱动轴(2213)水平纵向枢接在一对第一支撑座(22131)之间;第一驱动电机(2211)固定在第一支撑座(22131)上;第一驱动电机(2211)的输出轴与第一驱动轴(2213)固定连接;第一齿轮(2212)固定在第一驱动轴(2213)中心;第二驱动轴(2214)水平纵向枢接在在壳体(21)空腔的前后侧壁之间;第二驱动轴(2214)位于第一驱动轴(2213)的正上方;第二齿轮(2215)固定在第二驱动轴(2214)中心;第一齿轮(2212)与第二齿轮(2215)啮合;第二驱动轴(2214)位于第二齿轮(2215)的前侧固定有逆时针棘轮(2221)、后侧固定有顺时针棘轮(2231);顺时针自锁装置(223)位于顺时针棘轮(2231)所对应的壳体(21)空腔的右侧壁上;逆时针自锁装置(222)位于逆时针棘轮(2221)所对应的壳体(21)空腔的左侧壁上;顺时针自锁装置(223)包括顺时针中止棘爪(2232)、第一支撑板(2233)、第二支撑板(2234)、第二驱动电机(2236)、第一蜗杆(2237)、第一蜗轮(22351)和第一螺纹杆(2235);第一支撑板(2233)和第二支撑板(2234)通过若干第一支撑杆(22331)固定为一体;壳体(21)空腔右侧壁上垂直固定有若干第一导杆(22332);第一支撑板(2233)套设在若干第一导杆(22332)上;壳体(21)空腔右侧壁上垂直固定有一对第二支撑座(22371);第一蜗杆(2237)枢接在一对第二支撑座(22371)之间;第二驱动电机(2236)固定在第二支撑座(22371)上;第二驱动电机(2236)的输出轴与第一蜗杆(2237)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2235)垂直枢接在空腔右侧壁上;第一螺纹杆(2235)的上部通过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233)上的螺纹孔与第一支撑板(2233)螺接;第一螺纹杆(2235)的下部固定有第一蜗轮(22351);第一蜗轮(22351)与第一蜗杆(2237)啮合;顺时针中止棘爪(2232)枢接在第二支撑板(2234)的左端面上;顺时针中止棘爪(2232)右端面与第二支撑板(2234)的左端面之间固定有第一压簧(22321);逆时针自锁装置(222)包括逆时针中止棘爪(2222)、第三支撑板(2223)、第四支撑板(2224)、第三驱动电机(2226)、第二蜗杆、第二蜗轮(22251)和第二螺纹杆(2225);第三支撑板(2223)和第四支撑板(2224)通过若干第二支撑杆(22231)固定为一体;壳体(21)空腔左侧壁上垂直固定有若干第二导杆(22232);第三支撑板(2233)套设在若干第二导杆(22232)上;壳体(21)空腔左侧壁上垂直固定有一对第三支撑座(22271);第二蜗杆枢接在一对第三支撑座(22271)之间;第三驱动电机(2226)固定在第三支撑座(22271)上;第三驱动电机(2226)的输出轴与第二蜗杆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杆(2225)垂直枢接在空腔左侧壁上;第二螺纹杆(2225)的上部通过设置在第三支撑板(2223)上的螺纹孔与第三支撑板(2223)螺接;第二螺纹杆(2225)的下部固定有第二蜗轮(22251);第二蜗轮(22251)与第二蜗杆啮合;逆时针中止棘爪(2222)枢接在第四支撑板(2224)的左端面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机工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机工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7109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控温的双散热系统
- 下一篇:新型加强复合型软木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