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90819.7 | 申请日: | 2016-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4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田弘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9/22 | 分类号: | B60C9/22;B60C9/09;B60C11/12;B60C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能够确保轮胎的径向成长的抑制效果及带束耐久力,且提高胎圈耐久力,有效地抑制车辆跑偏。充气轮胎(1)的带束层(10)具备:第一主作用带束(12);第二主作用带束(14),其配置于第一主作用带束(12)的轮胎径向外侧,且该第二主作用带束(14)具有与第一主作用带束(12)的帘线角度(θp1)相比相对于轮胎周向的朝向不相同的帘线角度(θp2);以及加强带束(13)。加强带束(13)的帘线角度(θr)与代表主沟槽角度(θrmg)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朝向互不相同,该代表主沟槽角度是指形成在胎面部(2)的踏面上的胎面花纹中包含的主沟槽(52)中的轮胎周向的长度最长的构成部分(52a)与轮胎周向所成的角度。 | ||
搜索关键词: | 作用带 轮胎周向 充气轮胎 主沟槽 帘线 加强带 耐久力 车辆跑偏 轮胎径向 胎面花纹 带束层 胎面部 有效地 带束 胎圈 轮胎 配置 | ||
【主权项】:
1.一种充气轮胎,其具备配置于胎体与胎面部之间的带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束层具备:第一主作用带束;第二主作用带束,其配置于所述第一主作用带束的轮胎径向外侧,且该第二主作用带束具有与所述第一主作用带束的帘线角度相比相对于轮胎周向的朝向不相同的帘线角度;以及加强带束,所述加强带束的帘线角度的绝对值在6度以上且9度以下,形成在所述胎面部的踏面上的胎面花纹中包含的主沟槽具备所述轮胎周向的朝向互不相同的两种构成部分,所述主沟槽是重复轮胎周向的朝向互不相同的所述两种构成部分而构成的,所述加强带束的帘线角度与代表主沟槽角度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朝向互不相同,所述代表主沟槽角度是指所述主沟槽的所述构成部分中的所述轮胎周向的长度最长的构成部分与所述轮胎周向所成的角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9081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