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颗粒半气化燃烧机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22450.0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96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袁华;豆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郴州华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B90/06 | 分类号: | F23B90/06;F23L9/00;F23M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白露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半气化燃烧机头,包括炉体、进料装置、一次旋风补氧系统和二次旋风补氧系统;炉体的上部是气化燃烧室,下部有炉桥;气化燃烧室侧面有夹层水套,气化燃烧室上侧部或顶部有通向外部的水冷式喷火管;本发明可以使生物质颗粒燃烧充分,有效解决了生物质颗粒燃烧不均匀,产生蓝烟、黑烟、灰分多、灰分大的缺点,提升了生物质颗粒燃烧效率5%左右,余热吸收利用,节能减排。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颗粒 气化 燃烧 机头 | ||
【主权项】:
一种生物质颗粒半气化燃烧机头,采用生物质颗粒于其内燃烧,包括炉体(1)、进料装置(2)、一次旋风补氧系统和二次旋风补氧系统;炉体(1)的上部是气化燃烧室(3),下部有炉桥(4);在进料装置(2)和气化燃烧室(3)之间连通的进料管道(6)上,设有螺旋绞龙和防回火的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化燃烧室(3)侧面有由炉体内层壁和外层壁所形成的夹层水套(5);气化燃烧室(3)的上侧部或顶部有通向外部的水冷式喷火管(7);所述的一次旋风补氧系统是在炉桥(4)下的集灰空间(8)内,设有由风室(9)和6‑22根有数个喷孔的锥形喷管(10)所组成的旋风导流器;6‑22根锥形喷管(10)呈放射状分布地与风室(9)连通,锥形喷管(10)上喷孔整体上组成向上的旋流分布状态;风室(9)底部有一次入风口(11);所述二次旋风补氧系统由环形风室(12)和6‑28根半圆弧槽板(13)所组成;环形风室(12)设在夹层水套(5)的底部,利用炉体的内层壁、炉体的外层壁、夹层水套的底板和环形封底所围合形成;环形风室(12)外层壁设二次入风口(14);环形风室(12)内层壁开设6‑28个风孔(15);所述6‑28根半圆弧槽板(13)对应按照环形风室的风孔(15)位置,在气化燃烧室(3)内竖向设置;每根半圆弧槽板(13)中上部分的槽口贴焊在夹层水套(5)的内壁上,下端部的槽口盖住环形风室的风孔(15),使每根半圆弧槽板(13)与夹层水套(5)的内壁所形成的空腔均与环形风室(12)相通;半圆弧槽板(13)的上下端头还有半圆封板封盖;所述每根半圆弧槽板(13)由下至上布设多个出风口(16),且这些出风口(16)全部偏设在半圆弧槽板(13)其中的半边半圆弧上;全部的半圆弧槽板(13)的出风口(16)朝向构成环形接力的分布状态;第一风机(17)通过风包(18)的配风口,一路连通旋风导流器风室(9)底部的一次入风口(11),另一路连通进料管道(6)上的送风口;第二风机(19)通过风管连接环形风室(12)的二次入风口(1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郴州华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郴州华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2245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热载体循环流化床锅炉
- 下一篇:一种飞灰及其回收再利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