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餐厨垃圾源头分类及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25711.1 | 申请日: | 2016-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40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袁浩然;陈勇;郭华芳;林镇荣;李德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001 | 代理人: | 蒋欢妹,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源头分类及预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固液分离单元、快速发酵单元、水油分离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固液分离单元、快速发酵单元、水油分离单元的动力部分和活动构件均由控制单元实现自动控制;本发明结构紧凑高效,通过螺旋挤压与板压抽滤两级预处理,可实现餐厨垃圾固体废料和废液的快速有效分离,利用离心分离装置,可进一步实现废水废油高效分离,同时,通过利用黏度计监测液体黏度实现了废水废油的自动分流,提高连续作业能力,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将餐厨垃圾分为固体废料、废油脂及废水,并将固体废料直接转化为有机肥,从而使餐厨垃圾作为一种资源而得到充分利用,可获得很高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源头 分类 预处理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餐厨垃圾源头分类及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固液分离单元、快速发酵单元、水油分离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固液分离单元、快速发酵单元、水油分离单元的动力部分和活动构件均由控制单元实现自动控制;所述固液分离单元包括螺旋挤压装置(1)与板压抽滤装置(2);所述快速发酵单元包括固体贮存罐(7)和快速发酵装置(9);所述水油分离单元包括分别跟螺旋挤压装置(1)和板压抽滤装置(2)连通的废液贮存罐(3)、跟废液贮存罐(3)的废液出口(32)连通的离心分离装置(4),此外还包括黏度响应分流装置;所述黏度响应分流装置至少包括一个跟离心分离装置(4)的出料控制阀门(42)连通的设有黏度计(53)的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出口分别经出料控制阀门(51、52)跟油脂收集罐(6)和污水处理系统连通;所述黏度计(53)、出料控制阀门(51、52)和离心分离装置(4)的动力部分均与控制单元连接,由控制单元实现自动控制;所述的黏度响应分流装置的黏度响应值范围分别位于“0.7‑2Pa·s”和“≥2Pa·s”;所述螺旋挤压装置(1)包括螺旋挤压装置壳体(11)、螺旋挤压装置壳体(11)内设有一根螺杆、螺旋挤压装置壳体(11)左侧上方至少设有一个进料口(12)、螺旋挤压装置壳体(11)中部下方设有跟废液贮存罐(3)连通的废液收集口(13)、螺旋挤压装置壳体(11)右端至少设有一个固体废料出口(14),所述固体废料出口(14)与板压抽滤装置(2)连通;所述螺旋挤压装置壳体(11)左侧部分在螺杆轴向方向呈圆柱形,右侧部分在螺杆轴向方向呈漏斗形,两部分沿轴向截面夹角α在150°‑165°,所述螺杆与控制单元连接,由控制单元实现自动控制;所述板压抽滤装置(2)包括板压抽滤装置壳体(21)、板压抽滤装置壳体(21)左上方设有的跟所述螺旋挤压装置(1)的固体废料出口(14)连通的进料口、板压抽滤装置壳体(21)左侧至少设有一个液压刮板(22)、板压抽滤装置壳体(21)上方至少设有一个液压下压板(23)、板压抽滤装置壳体(21)中间设有滤板(24)、滤板(24)下方设有真空泵(26)、板压抽滤装置壳体(21)下部设有跟废液贮存罐(3)连通的出液口;液压刮板(22)向右方推进直至液压下压板(23)左端,所述液压刮板(22)、液压下压板(23)、板压抽滤装置壳体(21)和滤板(24)形成一个封闭的压滤仓,所述压滤仓右侧至少设有一个控制阀门(25);所述压滤仓经控制阀门(25)与固体贮存罐(7)连通;所述液压刮板(22)、液压下压板(23)、真空泵(26)和控制阀门(25)均与控制单元连接,由控制单元实现自动控制;所述固体贮存罐(7)内设有旋转推料设备和固废破碎设备;所述快速发酵装置(9)设有电加热油浴设备、旋转推料设备、加有高温发酵菌协助发酵,所述固体贮存罐(7)与快速发酵装置(9)间设有控制阀门(8);快速发酵装置(9)的出口经控制阀门(10)与有机肥收集装置连通;所述固体贮存罐(7)和快速发酵装置(9)的动力部分、控制阀门(8,10)都与控制单元连接,由控制单元实现自动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2571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