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支挡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840816.4 申请日: 2016-09-22
公开(公告)号: CN106638673B 公开(公告)日: 2017-10-31
发明(设计)人: 吕鹏;杨广庆;王贺;周亦涛;王志杰;刘伟超;熊保林;汤劲松;王智峰;靳静;赵云斐;褚少辉;徐永峰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建研科技有限公司;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2D29/02 分类号: E02D29/02
代理公司: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13120 代理人: 王丽巧
地址: 610000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支挡结构的施工方法,涉及土木建筑技术领域,步骤包括测量放线、山体边坡处理、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板制作、地基清表及换填、现浇混凝土基础施工、悬臂式结构施工、预应力锚索施工、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板组砌安装、返包式加筋土结构及封盖层施工。使用竖向预应力锚索可减小工作量,缩短施工工期,提高其抗倾覆能力、抗滑移能力以及整个复合支挡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侧向变形能力;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板可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利用返包式加筋土结构可提高填方部分的强度和整体性并减小支挡结构面板处的侧向土压力。利用本发明提高整体稳定性、节约占地,简化施工,降低造价,尤其适应山区丘陵地带的路基施工。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复合 结构 施工 方法
【主权项】:
一种复合支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一)测量放线:通过建立控制点,观测点网来确定工程范围、标高、坐标点位以便施工;(二)山体边坡处理、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板(10):1)山体边坡(6)坡面处理;2)根据需要事先预制一定数量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板,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板(10)中有一半数量预留水平向下倾斜的泄水孔(11);(三)现浇混凝土基础(5)施工:在悬臂式结构下采用开挖后现浇混凝土基础形式,并在现浇混凝土基础(5)充分养护至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后续施工;(四)地基清表及换填:将现浇混凝土基础(5)四周的地面进行开挖换填砂砾石垫层(12)处理,级配砂砾石垫层(12)压实后再铺设双向土工格栅(13);(五)悬臂式结构施工:在现浇混凝土基础(5)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方开展支模、绑扎钢筋、浇筑及养护作业,进行现浇钢筋混凝土墙趾板(2)、现浇钢筋混凝土墙踵板(3)及上方垂直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1)的整体浇注施工,形成悬臂式结构;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踵板(3)和现浇混凝土基础(5)施工时均在其相应位置处预留预应力锚索(4)的施工及安装孔道;(六)预应力锚索(4)施工: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踵板(3)现浇完成7~10天后再进行预应力锚索(4)施工,其基本施工程序如下:① 造孔及清孔:预应力锚索(4)孔位就位偏差不超过±20mm,钻头直径不小于设计钻孔直径10 mm,钻孔轴线垂直偏差角不超过2.0°,钻孔深度超过设计值200 mm以上;钻孔采用潜孔冲击钻无水钻进,钻孔结束后用高压风进行清孔,钻孔经检查合格后才可进行后续施工;②预应力锚索(4)制作及安装:采用高强度低松弛的钢绞线制作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锚索下料长度为设计长度加1.5m的加工长度;在锚固段安置隔离架、紧箍环和对中支架,并在锚索末端安装导向帽,在自由段作防腐处理,注浆管捆扎在锚索体的中间,随锚索一起下入孔内;③ 锚固段(15)注浆:采用孔底注浆法,浆体为M30水泥砂浆, 注浆采用二次高压注浆,出浆孔密封处理;④ 锚索张拉:锚索锚固段(15)注浆体强度大于15MPa且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才可进行锚索张拉施工;张拉方式采用分次逐级张拉,并在初次张拉前取0.1~0.2P的张拉力进行预张拉以使锚索处在完全顺直状态;张拉稳压时间除第一级需稳压30分钟外,中间各级持荷稳定时间5分钟,最后一级稳定时间不少于10分钟;根据锚索拉力设计值P分为0.25P、0.5P、0.75P、1.0P、1.1P五级进行张拉;⑤ 补偿张拉:在张拉完成10 天后,进行补偿张拉至110 %P再锁定;⑥ 封锚:补偿张拉后,从锚具量起留出5cm的钢绞线,其余部分截去;进行防锈处理后采用C30以上混凝土进行封锚;(七)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板(10)组砌安装: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板(10)搭接在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1)后逐层砌筑,每块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板(10)两侧与相邻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1)的台阶搭接;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1)的中部凸出部分朝向山体边坡(6)坡面;将预留有泄水孔(11)和无预留泄水孔(11)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板(10)间隔砌筑;(八)返包式加筋土结构施工:① 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板(10)与悬臂式结构沿山体边坡(6)底部的线路走向间隔设置,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板(10)随内部填料(9)逐层砌筑;填料(9)和单向土工格栅(7)以及包裹体(8)共同组成返包式加筋土结构,并紧贴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板(10)的内立面施工;②单向土工格栅(7)选用高强度、低延伸率的HDPE材质,单向土工格栅(7)水平铺设并张拉伸直后用U型钉或木楔固定;③在张拉固定的单向土工格栅(7)上摊铺填料(9):填料(9)和单向土工格栅(7)逐层铺设形成加筋土结构,填料(9)与单向土工格栅(7)接触部位严禁使用含有尖锐棱角的块体,最大粒径不超过5cm;上料及碾压时机械设备均不能直接作用在格栅之上,在靠近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板(10)的2.0m范围内严禁使用重型机械设备,采用人工或小型机械设备碾压作业;④每两层单向土工格栅(7)之间紧贴预制钢筋混凝土挡土板(10)内立面设置包裹体(8)共同组成返包式加筋土结构,包裹体(8)采用袋装级配碎石或砂砾石;⑤重复上述步骤①~④直至返包式加筋土结构主体顶部;(九)封盖层施工:在加筋土结构顶部设置封盖层(14),该封盖层采用掺灰粘土进行施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建研科技有限公司;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南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建研科技有限公司;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4081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