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锥度线切割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15280.8 | 申请日: | 201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5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袁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金马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7/10 | 分类号: | B23H7/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陈婷婷 |
地址: | 2151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锥度线切割机床,其中通过采用新型结构的走丝架,该线切割机床在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时,走丝架可沿前后方向运动或沿左右方向运动,从而使得电极丝偏转设定的角度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大锥度切割。在走丝架前后及左右方向运动的过程中,位于前上导轮与前下导轮之间的该段电极丝、上导丝孔的轴心线、下导丝孔的轴心线这三者基本保持重合,且该段电极丝与连杆的轴心线相平行,电极丝与上导向器、下导向器之间只会发生同轴心方向轻微接触,使得上导向器与下导向器始终对电极丝起着稳定可靠的导向和定位,从而不会造成导向器被深度切割、电极丝会卷曲断裂而引起的导向器损坏与电极丝寿命缩短问题,进而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光洁度。 | ||
搜索关键词: | 锥度 切割 机床 | ||
【主权项】:
1.一种大锥度线切割机床,包括机座(30)、储丝盘(1)、走丝架(32)、U向‑V向驱动装置(26),所述的U向‑V向驱动装置(26)连接在所述走丝架(32)上用于带动所述走丝架(32)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走丝架(32)包括:上转轴(2),其沿前后方向延伸;上导向器(6),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上转轴(2)的前端部,所述上导向器(6)上具有用于电极丝(18)穿过的上导丝孔(61);上随动轴(3),其平行于所述上转轴(2);前上导轮(10),其设置于所述上随动轴(3)的前端部;上随动装置(8),其连接所述上导向器(6)及所述上随动轴(3)的前部,该上随动装置(8)用于带动所述上导向器(6)转动,使得所述上导丝孔(61)的轴心线与孔内的电极丝(18)尽量相重合;下转轴(4),其平行于所述上转轴(2),所述下转轴(4)可绕自身轴心线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机座(30)上;下导向器(7),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下转轴(4)的前端部,所述的下导向器(7)上具有用于电极丝(18)穿过的下导丝孔(71);下随动轴(5),其平行于所述下转轴(4);前下导轮(12),其设置于所述下随动轴(5)的前端部;下随动装置(9),其连接所述下导向器(7)及所述下随动轴(5)的前部,该下随动装置(9)用于带动所述下导向器(7)转动,使得所述下导丝孔(71)的轴心线与孔内的电极丝(18)尽量相重合;连杆(14),所述连杆(14)分别与所述的上随动轴(3)、上转轴(2)、下转轴(4)、下随动轴(5)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上随动轴(3)的后部与所述上转轴(2)的后部之间的连杆(14)长度可变化地设置,在所述上转轴(2)的后部与所述下转轴(4)的后部之间的连杆(14)长度可变化地设置,在所述下转轴(4)的后部与所述下随动轴(5)的后部之间的连杆(14)长度可变化地设置;所述的电极丝(18)经过所述前上导轮(10)后,依次穿过上导丝孔(61)、下导丝孔(71),再经过所述前下导轮(12);所述前上导轮(10)与前下导轮(12)之间的该段电极丝(18)、所述上导丝孔(61)的轴心线、所述下导丝孔(71)的轴心线这三者尽量相重合,并且位于上导丝孔(61)与下导丝孔(71)之间的电极丝(18)与所述连杆(14)的轴心线相平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金马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金马机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1528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断丝保护电路的断丝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循环体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