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南北极极地光学测量防冰冻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20888.X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82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许占堂;李彩;杨跃忠;周雯;曹文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1/04 | 分类号: | G01J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 |
地址: | 51030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南北极极地光学测量防冰冻探头,包括探头本体、前部呈半球面结构且后部开有凹槽的余弦集光器、固定件、加热丝、温度传感器、第一干燥层、导热缓冲层和光纤;第一干燥层覆盖在凹槽的底面,导热缓冲层设置在凹槽的四周壁面上;光纤包括光纤管和光纤接头,光纤接头自探头本体后端的固定件伸入探头本体内并抵触在第一干燥层上,光纤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信息采集装置;加热丝夹持在光纤接头与导热缓冲层之间,温度传感器连接有与加热丝相接的温度开关、以及用于接收温度信息并控制温度开关实现通断的控制中心。本发明解决了冰冻而导致光学探头窗口冻结而导致光学测量产生误差或无法测量的情况,又避免探头内部过热而被破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南北极 极地 光学 测量 冰冻 探头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南北极极地光学测量防冰冻探头,用于收集极地光通量,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本体(1)、余弦集光器(2)、加热丝(3)、温度传感器(4)、第一干燥层(5)、导热缓冲层(6)和光纤;所述探头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所述余弦集光器(2)、以及将所述余弦集光器(2)与探头本体(1)前端相固定的前盖(7),所述探头本体(1)的后端设置有固定件(9)、以及将所述固定件(9)与探头本体(1)后端相固定的后盖(8);所述余弦集光器(2)的前部呈半球面结构,其后部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干燥层(5)覆盖在凹槽的底面且在中央位置预留有缺口(21),所述导热缓冲层(6)环绕设置在凹槽的四周壁面上;所述光纤包括光纤管(11)、设置在光纤管(11)内部的光纤线和设置在光纤一端端部并与光纤线相接的光纤接头(12),所述光纤管(11)自所述探头本体(1)后端的固定件(9)伸入探头本体(1)内并使光纤接头(12)抵触在所述第一干燥层(5)上,所述光纤接头(12)的端头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缺口(21)后抵触在余弦集光器(2)上的凸起部,所述光纤管(11)的另一端连接有与光纤线相连且用于收集所述极地光通量的信息采集装置(20);所述加热丝(3)夹持在所述光纤接头(12)与导热缓冲层(6)之间,所述温度传感器(4)设置在所述探头本体(1)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4)连接有温度开关、以及用于接收温度信息并控制温度开关实现断开或接通的控制中心,所述温度开关与所述加热丝(3)相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2088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