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催化效应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91758.5 | 申请日: | 2016-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3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顾士平;顾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士平 |
主分类号: | H01M4/90 | 分类号: | H01M4/90;H01M8/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光催化效应电池,无需铂催化剂;光催化效应定律:(1)对于每种化学反应物质都存在一极限频率(或称截止频率),即照射光的频率不能低于某一临界值;相应的波长被称做极限波长(或称红限波长);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无论多强的光对催化物质的反应无作用;(2)光催化对化学反应物质的活化程度与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光强无关;(3)入射光的强度只影响催化反应物质的多少,即只影响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催化反应物质多少。发光管阵列或有孔的平面发光管用来催化氢、烃类、氧离解;正电极、负电极材料;空心电极板、粒子颗粒、纳米颗粒增加表面积;外加电场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电池控制输出功率的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光催化 效应 电池 | ||
【主权项】:
1.光催化效应电池,由:氢燃料电池的构成:电极板1(101),氢气(102),发光管阵列或有孔的平面发光管(103),质子交换膜(104),发光管阵列或有孔的平面发光管(105),氧气或空气(106),电极板2(107);外加电场板1(108),绝缘体(109),绝缘体(110),外加电场板2(111),电解液(112);电解液(113);外电路1(114);用电设备或电力变换器(115);外电路2(116);烃类燃料电池的构成:电极板1(201),烃类化合物(202),发光管阵列或有孔的平面发光管(203),质子交换膜(204),发光管阵列或有孔的平面发光管(205),氧气或空气(206),电极板2(207);外加电场板1(208),绝缘体(209),绝缘体(210),外加电场板2(211),电解液(212),电解液(213),外电路1(214),用电设备或电力变换器(215),外电路2(216);组成,其特征是:(1)光催化效应催化氢、烃类燃料的离解;(2)光催化效应催化氧气的离解;(3)发光管阵列或有孔的平面发光管用来催化氢的离解、氧的离解、烃类物质的离解;(4)燃料电池的正电极、负电极均采用:铜、铝、铁、钴、镍、镁、钛、锌、铅、银、锡、金、汞、锂、钠、钾、钙、钡,金属元素或碳、硅颗粒;碳、硅的空隙结构材料;或碳、硅的纳 米颗粒、纳米线作电极;(5)电极板、空心电极板、粒子颗粒、纳米颗粒增加表面积,提高燃料电池的反应效率;(6)外加电场加速氢离子的定向运动,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7)氢燃料电池、烃类燃料电池控制输出功率的方法;(8)以及上述7个方面组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士平,未经顾士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9175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红葡萄酒的酿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