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组分样品分析的多模式质谱电离源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0654.8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4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洋;李庆运;花磊;刘巍;王艳;周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49/04 | 分类号: | H01J49/04;H01J49/16;G01N27/6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质谱仪器分析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多组分样品分析的多模式质谱电离源。该多模式质谱电离源包括光电离源、卤素热解析灯、气相采样管、固或液相载样台、程序升温装置以及离子推斥电极、离子引出电极。针对不同形态(气相、液相和固相)的待测样品,采用不同模式的电离源和进样方式,得到目标特征离子,在离子推斥电极与离子引出电极的作用下进入质谱实现最终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电离源 质谱 多模式 离子推斥电极 离子引出电极 多组分样品 程序升温 待测样品 进样方式 目标特征 质谱仪器 分析 采样管 光电离 热解析 载样台 离子 检测 | ||
【主权项】:
1.用于多组分样品分析的多模式质谱电离源,包括光电离源(1)、卤素热解析灯(2)、气相采样管(3)、固或液相载样台(6)、程序升温装置(7)以及离子推斥电极(10)、离子引出电极(11),其特征在于:光电离源(1)置于质谱的电离源腔体的侧壁上,光电离源(1)所发出的光子位于质谱的电离源腔体内部,气相采样管(3)穿过质谱的电离源腔体外壁,一端与气相待测样品(4)相连,另一端位于光电离源(1)下方光出射方向质谱的电离源腔体内;于质谱的电离源腔体内、与光电离源(1)相对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固或液相载样台(6),光电离源(1)光出射方向面向固或液相载样台(6),于固或液相载样台(6)内部或远离光电离源(1)一侧设有程序升温装置(7),于固或液相载样台(6)的一侧上方设置有卤素热解析灯(2),卤素热解析灯(2)出射方向朝向固或液相载样台(6)处放置;载气进样管(8)穿过电离源腔体外壁,一端与载气(9)相连,另一端朝向固或液相载样台(6);气相待测样品(4)经由气相采样管(3)进入光电离源(1)电离区域,于质谱的电离源腔体内实现电离;固或液相待测样品(5)置于固或液相载样台(6)上方,利用程序升温装置(7),使可挥发性待测组分在不同温度下不同沸点的组分逐步挥发;固或液相载样台(6)所放置的固或液相待测样品(5)所挥发出的组分在载气(9)的载带作用下进入光电离源(1)电离区域实现电离;固或液相待测样品(5)中难挥发或者不挥发性待测组分利用卤素热解析灯(2)进行闪蒸,使固或液相待测样品(5)中难挥发或者不挥发性待测组分进入气相,再由载气(9)的载带作用进入光电离源(1)电离区域实现电离;测试气相待测样品(4)时,气相采样管(3)通入气相待测样品(4),可将载气(9)更换为试剂气体通过载气进样管(8)通入电离源腔体;测试固或液相样品(5)时,载气进样管(8)通入载气(9),可将气相待测样品(4)更换为试剂气体通过气相采样管(3)通入电离源腔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1065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重复性和原位喷头温度监测
- 下一篇:一种普适型离子化装置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