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化学纳米掺杂技术制备高耐电晕薄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6228.2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0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范勇;杨瑞宵;陈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科特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79/08;C08K3/34;C08G73/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3211 | 代理人: | 张金珠 |
地址: | 15008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采用化学纳米掺杂技术制备高耐电晕薄膜的方法,涉及一种高耐电晕薄膜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聚合物的高度对称性,纳米材料不利于在其中的分散问题。本发明方法将氨基硅氧烷和甲基三乙氧基硅混合,水解处理后缩聚反应,加入偏苯三酸酐,加热,自然降温,得产物一;在强力搅拌、超声、加热的条件下,将水缓慢地滴加到异丙醇铝的甲苯溶液,得产物二;将产物一与产物二混合,加入脱水剂,加热,自然降温后室温下陈化;然后分散到N,N'‑二甲基乙酰胺中,加入4,4'‑二氨基二苯醚,混匀,分批加均苯四甲酸二酐,室温下加入脱水剂,加热,降至室温后流延成膜,梯度升温后退火处理。本方法可用于高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化学 纳米 掺杂 技术 制备 电晕 薄膜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采用化学纳米掺杂技术制备耐电晕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步骤a、将氨基硅氧烷和甲基三乙氧基硅(MTES)混合,进行水解处理后缩聚反应,加入偏苯三酸酐(TMA),加热反应,自然降温,得到产物一;步骤b、在强力搅拌、超声、加热的条件下,将水缓慢地滴加到异丙醇铝(AIP)的甲苯溶液,得到产物二;步骤c、将产物一与产物二混合,加入脱水剂,加热反应,自然降温后室温下陈化,得到硅/铝预聚物溶胶;步骤d、在10~20℃温度下,将步骤c获得的硅/铝预聚物溶胶分散到N,N'‑二甲基乙酰胺中,加入4,4'‑二氨基二苯醚,混匀,分批次加入均苯四甲酸二酐,反应结束后室温下加入脱水剂,加热反应,降至室温得到成膜液;步骤e、流延成膜,梯度升温后退火处理,得到耐电晕薄膜;其中,步骤a中所述氨基硅氧烷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者氨丙基三甲氧基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科特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科特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8622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