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VMD与柔性形态学的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测距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30923.1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1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惠;莫付江;许梦素;汪培培;赵岗岗;王露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MD与柔性形态学的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测距方法。本方法为首先采集故障发生后的两端的电压数据,对原始故障行波信号进行截断,取故障后3ms的数据;然后对故障行波进行相模变换;再然后对其进行VMD(变分模态分解)分解,分解过程中自动滤去白噪声,其分解得到的IMF1分量集中包含了故障信息,再采用柔性形态边缘检测方法对IMF1分量进行处理,结合两者的优势可以很清晰的得到行波波头达到时刻。与以前的测距方法相比行波波头的检测效果更好,精确度更高,误差在工程允许的范围内。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vmd 柔性 形态学 输电 线路 故障 行波 测距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VMD与柔性形态学的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集故障发生后的两端的电压数据,对原始故障行波信号进行截断,取故障后3ms的数据;步骤2:对截断的数据进行相模变换;步骤3:对线模分量进行VMD分解,同时去除了白噪声;基于干扰信号性质与数量,预设分解模态数,通过提取信号的模态进而将信号从含噪信号中剥离出来;步骤4:寻找IMF1分量并进行柔性形态边缘检测;步骤5:寻找柔性形态边缘检测结果图中第一个幅值最大脉冲确定故障行波波头初始到达两端的时刻tM、tN,根据测距公式计算故障距离,式中:L为线路的水平长度,dMf为故障点到一端的距离,tM、tN为故障点行波到线路两端的时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3092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